这首诗表达了对台湾局势的深切忧虑和对时局的无奈感慨。首句“开门揖盗已难支”形象地描绘了面对外来入侵无力抵抗的困境,紧接着“况复纷纷错著棋”则指出决策失误导致局势更加恶化。诗人痛心疾首地指出,“太息群才皆竖子”,感叹那些所谓的“才子”实际上都是无能之辈,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担当。“何曾一个是男儿”更是直指核心,表达了对真正有能力领导国家、民族的杰出人物的渴望。
后两句“河山风景伤无异,锁钥东南付与谁”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与地理要冲,强调即便在这样的美景之下,也难以掩盖国家危亡的事实,而东南门户的关键位置无人能够妥善守护。最后,“笑煞谈兵均纸上,浪传都护策无遗”讽刺了那些空谈军事策略的人,他们的言论不过是纸上谈兵,实际并无任何有效的对策,凸显出当时社会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台湾面临的内外交困局面,以及对当时政治、军事决策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