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神秀楼

慨昔淳熙初,忠定守郡时。

树楼城南门,众秀皆来归。

插空缭千峤,注海合两溪。

云眉扁古隶,蛟凤跃出飞。

西瞻建标霞,东頫采菊篱。

循环一甲子,天假兹良期。

象贤宣祖烈,布政轶吏师。

乘暇陟危级,更新敞前规。

肆开落成宴,镫月交明辉。

杰栋小芳桂,修梁薄辛夷。

空阔渺纳纳,青红湿离离。

太平毕文简,庆历元厚之。

猗彼三硕辅,勋业畴或非。

公今继其躅,岁月几推移。

魏谟宝遗笏,郑武缁旧衣。

过者登斯楼,咸诵金石词。

却笑楚臣作,空因秋气悲。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想淳熙初年,忠定公镇守此郡之时。
他在城南门建起高楼,吸引了众多才俊前来。
楼阁高耸入云,连接千座山峰,汇合两条溪流。
楼顶如云的屋檐,像古老的隶书,蛟龙凤凰跃然飞翔。
向西远望,见日出霞光映照建标;向东俯瞰,采菊篱边景色宜人。
六十轮回已过,上天赐予这个美好的时机。
弘扬先贤祖辈的功绩,施政超越了官员的典范。
在闲暇时攀登高阶,革新规划,展现新气象。
盛大宴会开启,月光与灯火交相辉映。
壮丽的栋梁如同小桂树,高大的梁柱似辛夷花。
空间开阔,景色宁静,青红交织,湿润而美丽。
天下太平,文治简约,这是庆历年间最丰饶的时期。
那三位杰出辅佐,他们的功业谁能忽视?
如今您继承他们的足迹,岁月流转,已非当初。
魏谟留下的宝贵遗物,郑武的旧衣也充满历史痕迹。
过往的人们登上此楼,都会吟咏这些不朽诗篇。
回看那些楚臣的作品,徒然因秋意而生悲凉。

注释

淳熙:南宋孝宗年号。
忠定:指忠定公,具体人物未详。
树楼:建造楼阁。
众秀:众多优秀人才。
插空:高耸入云。
缭:环绕。
魏谟:唐代名臣。
郑武:未详,可能是代指某位有历史地位的人物。
金石词:指刻在金石上的赞颂诗篇。

鉴赏

这首宋诗《重建神秀楼》是林表民所作,描绘了淳熙初年忠定郡守时期,诗人重建神秀楼的盛况。诗中通过描绘新楼耸立于城南,与群山相映,仿佛蛟凤腾飞,展现出壮丽的景象。诗人登楼远眺,感叹时间流转,此乃天赐良机,以纪念先贤功绩,推行善政。楼阁竣工后,庆祝宴会热闹非凡,月光与灯火交相辉映,营造出华美而宁静的氛围。

诗人赞美楼阁之美,如小芳桂和薄辛夷,空间开阔,色彩斑斓。他将此楼与历史上的名臣魏谟、郑武相提并论,认为后人登楼,都会被其金石般的词句所感动,从而引发对过去的敬仰。最后,诗人以楚臣作比,表达对前任功业的追忆,同时提醒后人勿忘历史,珍惜当下。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描绘了建筑的壮观,又寓含了历史的沉淀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情怀。

收录诗词(52)

林表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处士张君

扣龙泉了探慈湖,倦矣归携一束书。

白首功名销壮气,清溪游钓乐闲居。

山人宁有趋戎幕,方伯今谁顾草庐。

乡旧凋零无复见,北风吹雨更愁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挽都梁太守洪季辅寺丞

鼓吹舟归日,军门巷哭时。

身抛淮郡印,事入岘山碑。

敌在家何用,城危孰与持。

墓门今已闭,千载使人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怀仙居赞府尤贵端

乐安山水佳,游屐独未至。

复有县佐贤,欲见形梦寐。

忆昨交际初,篝灯饮文字。

数卷出宝储,三人若鼎峙。

相忘略形骸,同道许气义。

间之欻半期,仰止惟一志。

咸言居官清,或说立趣异。

对松悟诗玄,饮水乐书味。

于此可怡悦,视彼持游戏。

芸隐示倡酬,玉川辱简记。

不敏既重惭,有碍亦每喟。

牖月揖耿光,瓶梅想幽致。

思苦夜无眠,吟成托邮骑。

形式: 古风

寄题郑熙宁夫玉轩

良玉本不琢,大音无希声。

观君命轩意,欲以诗自鸣。

君诗志古调,考击参差韺。

泠泠涧泉泣,切切溪条清。

孚尹露涵采,润美月泛英。

昔闻洛山中,种者须其成。

非希咸阳价,椟韫那敢轻。

用之荐穹昊,何但鬼神惊。

凉欲觉庭叶,夜疏耿镫惊。

一读一启予,古调真难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