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其二)

满岁蹒跚泮水间,独公不作腐儒看。

几陪佳客芙蓉幕,聊慰穷愁苜蓿槃。

此去高山空自仰,向来流水为谁弹。

割鞭截镫知无益,但觉轮囷激肺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年满岁数步履蹒跚在泮水边,唯独他不把自己当作腐儒看待。
多次陪伴杰出宾客于芙蓉帐幕中,姑且以贫寒中的苜蓿盘聊以慰藉愁苦。
这次离去,只能仰望那高耸的山峰,往昔流水声似乎只为谁而弹奏。
明白割舍马鞭和马镫已无济于事,只感到心中悲愤如同激荡的肺腑之言。

注释

蹒跚:步履不稳的样子。
泮水:古代学府的水池,这里代指学术氛围。
腐儒:迂腐的书生。
芙蓉幕:形容豪华的宴会场景。
苜蓿槃:贫贱的食物,象征困苦生活。
高山:比喻崇高的理想或目标。
流水:借指自然景色或时光流逝。
割鞭截镫:放弃追求。
轮囷:形容情绪激动,激昂。
肺肝:这里指内心深处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友人徐漕赴任浙东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离别之情。首句“满岁蹒跚泮水间”描绘了友人年事已高但仍步履蹒跚地在学宫(泮水)之间活动,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形象。次句“独公不作腐儒看”赞扬徐漕不同于寻常的书呆子,有着独特见解。

“几陪佳客芙蓉幕”回忆了徐漕过去在官场中与宾客共事的时光,以“芙蓉幕”象征华丽的官府生活,表达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聊慰穷愁苜蓿槃”则转而写到友人在贫困中的坚守,即使菜肴简陋,也能自我安慰,体现了其高尚情操。

“此去高山空自仰”预祝友人前程似锦,但又暗示了分别后的孤独,“向来流水为谁弹”借流水之景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割鞭截镫知无益,但觉轮囷激肺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困境的同情和鼓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又有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期许。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其一)

一去中台十九年,爱君忧国得华颠。

久疑使节留江上,稍喜除书近日边。

寒碧轩窗馀旧句,汗青简册奏新篇。

文章入相公家旧,沙路从今稳著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鹿伯可致政直阁兼简吴明可致政给事

垂车七十古来稀,况是丁年解鞅鞿。

神虎衣冠洪景挂,都门供帐仲翁归。

前衔新命俱郎宿,处士儒冠总少微。

林下若逢龙阁老,为言台岭转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喻宫教良能出倅会稽

拾遗羁旅鉴湖秋,太史崎岖禹穴游。

只驾贰车良自足,更营三釜复何求。

千山遍踏诗才富,万壑临观史笔遒。

稍待政成归魏阙,便从麟阁上螭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韩希道移漕江东

馈饷随萧不作难,秦淮今视汉秦关。

天开虎踞龙蟠处,地近鸡翘豹尾间。

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遍踏九华山。

尽收奇秀归诗稿,却趁赓歌供奉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