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一)

香积厨中好用心,五湖龙象在丛林。

瞻星望月虽辛苦,须信因深果亦深。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一)》由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首句“香积厨中好用心”,以香积厨比喻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饮食还是行为,都应用心去体悟佛法,将每一刻都视为修行的机会。这体现了佛教中“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观念,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修行的途径。

次句“五湖龙象在丛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五湖四海的高僧大德比作龙象,象征着广大佛法的智慧与力量,而“在丛林”则暗示这些智慧与力量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修行之中,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佛法的真谛。

第三句“瞻星望月虽辛苦”,描述了修行者追求真理的过程可能充满艰辛,如同仰望星空与明月,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这里不仅指出了修行的不易,也表达了对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最后一句“须信因深果亦深”,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因果律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深入地耕耘(因),才能收获深远的成果(果)。这句话既是对前文内容的呼应,也是对读者的启发,鼓励人们在修行中持之以恒,相信努力终将带来丰厚的回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巧妙地融入了佛教的教义,既富有哲理又具启发性,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对修行者真诚的关怀。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二)

二时普请宜先到,众手能为事不差。

讽取如来经一卷,都胜闲话口吧吧。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三)

廊下逢僧深问讯,门前遇客要相呼。

出家使态宜谦让,莫似愚人礼数无。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四)

家事积粗宜爱惜,使时直似眼睛看。

莫将恣意胡抛掷,用者须知成者难。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五)

诸寮供过要精勤,扫地装香莫厌频。

事众若能常谨切,身心方是出家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