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大庾岭

凿破鸿濛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

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

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

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当年凿开混沌之地,流传至今赞誉他的九岁功绩。
天空之下,瘴气和烟雾笼罩着蛮荒之地,道路深入炎热的丛林,火树丛生。
远望万里边关,向着北方的极地,两排旗帜飘过南雄之地。
在鹧鸪鸟的叫声中,端午节临近,榕树翠绿,荔枝正红艳。

注释

鸿濛:指天地初开时混沌未分的状态。
九龄:指年纪,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人九岁时的壮举。
瘴雨蛮烟:形容南方湿热地区多雨且烟雾弥漫。
炎荒:炎热荒凉的地方。
北极:指北方的极地,象征着北方或国家的中心。
南雄: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广东韶关一带。
端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荔子:荔枝,一种热带水果,颜色鲜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穿越艰险山路的景象。开篇“凿破鸿濛一窍通”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而“至今传说九龄功”则是对古代九龄童子过庾岭故事的引用,表明这次旅程同样值得被后世传颂。接着,“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和险峻环境,其中“天垂瘴雨”暗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路入炎荒火树中”则形象地表达了道路的艰难与热情。

下片“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展现了诗人对广阔疆域和军事胜利的赞美,“万里关河”描绘了一条长蛇般延伸的边塞,而“两行旌旆过南雄”则显示了军队的威武与胜利。紧接着,“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旅途即将结束、目标即将到达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雄健,意境辽阔,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深刻感悟,也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5)

吕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由诚曾孙。孝宗朝以功迁从义郎,累官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五存《说剑集》一卷。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有传。 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参校《宋诗钞补·仲安集钞》

  • 字:仲安
  • 籍贯:新昌(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赴京

太白楼前雨乍收,画船挝鼓上皇州。

肯因离别牵愁思,要把勋名事壮游。

千里关河旗带月,一天星斗剑横秋。

胸中剩有安边策,此去应当献冕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浴日亭和苏学士韵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

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

光摇宇宙花生眼,影动阑干酒上颜。

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调兵

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

旌旗影动秋风瑟,鼓角声回夜月高。

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

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扈驾

八月秋高战马肥,观兵郊外振天威。

一声凤吹迎鸾驭,五色龙文杂衮衣。

剑戟横空金气肃,旌旗映日綵云飞。

令严星火诸军奋,直斩单于塞上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