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三日闲行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在黄鹂巷口,黄莺似乎想要歌唱,乌鹊在河头的冰块即将融化。
碧绿的水流在东西南北纵横交错,那儿有三百九十多座红栏桥梁。
鸳鸯在水中欢快地拍打着双翅,千万条杨柳枝叶交织相映。
若问春风吹来的时间,它似乎是从前日一直吹到今朝。

注释

黄鹂巷口:黄莺常常出没的巷口。
莺欲语:黄莺准备鸣叫。
乌鹊河头:乌鹊在河边的地方。
冰欲销:冰开始融化。
绿浪:碧绿的波浪,形容水流。
红栏:红色的栏杆,常指桥梁的装饰。
三百九十桥:形容桥梁之多。
鸳鸯:一种成对出现的水鸟。
荡漾:在水中摇摆的样子。
杨柳交加:杨柳树枝相互交错。
万万条:极言杨柳之繁茂。
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来早晚:来临的时间。
前日:前几天。
今朝:今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开篇两句以鸟鸣和解冻的景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莺”指的是黄鹂,这些小鸟在巷口欢唱,似乎有着无尽的话要说。而“乌鹊河头冰欲销”,则是描写河边的冰块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逐渐融化,显示出冬日严寒正在缓解。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接下来的两句展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壮观景色。“绿浪”指的是河中的碧波连绵,而“红栏三百九十桥”,则是对桥梁数量和美丽外观的描述,给人以无尽繁华之感。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诗中接着写到水鸟在波光里戏耍,以及杨柳树枝相互缠绕,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动态美。

借问春风来早晚, 只从前日到今朝。这最后两句通过借问春风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现在正是春天,暗示着诗人珍惜现下这美好时光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悠闲自得,充分展现了白居易擅长的民间口语式诗风。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永崇里观居

季夏中气侯,烦暑自此收。

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

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曲歌辞.生别离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形式: 乐府曲辞

白云期

三十气太状,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形式: 古风

白发

白发知时节,闇与我有期。

今朝日阳裹,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凡人年三十,外壮中已衰。

但思寝食味,已减二十时。

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书魔昏两眼,酒病沈四肢。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

身心久如此,白发生已迟。

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

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