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同殿卿登南山(其一)

满天鸿雁雨纷纷,浊酒黄花把向君。

莫道龙山高会后,风流今少孟参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满天鸿雁在雨中飞翔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共饮浊酒、赏黄花的情景。通过“满天鸿雁雨纷纷”一句,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壮美的秋日氛围,鸿雁南飞,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着诗人对远方、对过往的深深思念。

“浊酒黄花把向君”,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赏花的温馨画面。这里的“浊酒”并非低劣之酒,而是指质朴、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与“黄花”(菊花)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美好。

“莫道龙山高会后,风流今少孟参军。”最后两句,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以“龙山高会”比喻盛大的聚会,而“孟参军”则是指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孟达,以其风流倜傥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那种豪情壮志、才华横溢的时代的怀念。同时,也隐含着对当下缺少这样人物的感慨,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其二)

茱萸美酒玉壶殷,此日逢君一醉还。

愁见孤城秋色里,不知风雨遍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其三)

处处登高白发新,年年陶令罢官贫。

萧条岂少东篱菊,不见当时劝酒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其四)

黄花萧瑟雨中寒,摇落东林木叶丹。

不是故人能载酒,祗今秋色好谁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秋日东村偶题(其一)

西风萧瑟病相如,高枕从他世上疏。

莫道浮云多变态,还将秋色到茅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