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棹歌(其八)

八曲倚棹歌,窗虚石楼古。

周遭尽石头,路滑无寸土。

石鼓悬其傍,涂毒难吞吐。

老我弄琵琶,相逢殊莽卤。

禾山今不在,阿谁解打鼓。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九曲溪边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开篇“八曲倚棹歌”,以“倚棹”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舟于曲水间,随波逐流的情景,同时通过“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由之感。接着,“窗虚石楼古”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岸上,描绘了一座古老的石楼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周遭尽石头,路滑无寸土。”这两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特点——四周都是石头,地面湿滑,难以行走,这种自然环境的描述,既突出了武夷山的独特地貌,也暗示了行进的艰难与挑战。接下来,“石鼓悬其傍,涂毒难吞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峻,石鼓悬挂在岸边,仿佛随时可能掉落,而“涂毒”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环境中的危险与不安全。

最后,“老我弄琵琶,相逢殊莽卤”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险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尽管环境恶劣,但诗人依然能够自得其乐,弹奏琵琶,与人相逢,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禾山今不在,阿谁解打鼓”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继续传承和发扬这里的文化与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武夷山九曲溪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的挑战时,如何保持乐观、坚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传承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九曲棹歌(其九)

九曲倚棹歌,三教森然立。

西去与西来,东家处其一。

三峰笑点头,我体即汝质。

世人见有三,歧路百千亿。

空翠难强名,与汝安名毕。

形式: 古风

水帘洞

我家有渔郎,曾入桃花窟。

林尽乃得山,出口初逼窄。

徐行数十步,朗然神界辟。

此中自一村,不知有汉月。

古洞亦复然,何年巨灵劈。

凡为门者二,起伏皆乱石。

欲度愁猿猱,鸟道纡百折。

幽险忽田园,眼底一空阔。

秋风刈禾黍,茶笋随所适。

石壁高庄頫,数椽挂于壁。

终古不知雨,片瓦亦虚设。

凭栏何霏微,晴空雨奇绝。

冬令却夏行,寒生六月雪。

静悟所自来,悬崖数千尺。

飞瀑泻其间,游移无定迹。

有时听风吹,东涌或西没。

有时花为二,风若从中坼。

灵秘不自珍,山神太狼籍。

满把夜明珠,撮来当面掷。

帘外转身难,寄语后来客。

形式: 古风

射工行

虎欲齧人,不避贤豪。

猛虎齧人不齧影,行路之人犹可抱影逃。

嗟嗟射工猛于虎,含沙射影我心苦。

我欲渡水,畏此射工。仰视飞鸟,愿言往从。

假尔羽翼,飞飞摩空。

我欲假孔雀,渴饮寒泉牛觚触。

我欲假鹓雏,道逢腐鼠鸱怒呼。

不如鸂鶒肯见假,载飞载鸣水上下。

啄食含沙射人者,射工射工不敢前。

令我皇帝陛下寿万年。

形式: 古风

画竹引赠朱白民

长风从天来,吹我魂飞飞。

飞飞上谒天帝居,天帝问我何所欲,不愿为人愿为竹。

天帝笑曰:咄哉黄生,无乃太痴。

竹有何好,而尔愿之。

我不愿截为竿,洞庭日暮淇水寒,大鱼小鱼惨不欢。

我不愿截为杖,雷霆冥冥云荡荡,化龙君山之湖上。

我不愿截为箫,吹之一曲淩紫霄,凤兮凤兮不可招。

我亦不愿王家阿猷肩舆造我下,主客不具神潇洒。

临风箕踞指我云,何可一日无此君。

我亦不愿娥皇女英哀哀攀我泣,重瞳驭遥叫不得。

烟深水阔愁云迷,使我至今血泪秋淋漓。

朱白民朱白民,愿伊为我一写真,貌我形似兼精魂。

所以愿为竹,不愿复为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