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引赠朱白民

长风从天来,吹我魂飞飞。

飞飞上谒天帝居,天帝问我何所欲,不愿为人愿为竹。

天帝笑曰:咄哉黄生,无乃太痴。

竹有何好,而尔愿之。

我不愿截为竿,洞庭日暮淇水寒,大鱼小鱼惨不欢。

我不愿截为杖,雷霆冥冥云荡荡,化龙君山之湖上。

我不愿截为箫,吹之一曲淩紫霄,凤兮凤兮不可招。

我亦不愿王家阿猷肩舆造我下,主客不具神潇洒。

临风箕踞指我云,何可一日无此君。

我亦不愿娥皇女英哀哀攀我泣,重瞳驭遥叫不得。

烟深水阔愁云迷,使我至今血泪秋淋漓。

朱白民朱白民,愿伊为我一写真,貌我形似兼精魂。

所以愿为竹,不愿复为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竹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风从天际而来,吹动诗人的灵魂,使其飞升至天帝的居所。天帝询问诗人的愿望,诗人却表示不愿再做人类,而是希望成为竹子。

诗人列举了竹子在不同境遇下的象征意义:不愿被截成竹竿,因为那会使大鱼在日暮和寒冷的淇水里感到悲伤;不愿被制成竹杖,在雷鸣云涌的天气中,它会化身为龙,游弋于湖面之上;不愿被制成竹箫,吹奏出的音乐只能吸引紫霄之上的凤凰,却无法招引;不愿被王家的阿猷用作肩舆,因为那样会破坏主人与客人的和谐氛围;更不愿被娥皇和女英哀求攀附哭泣,因为这会令诗人陷入深深的愁云之中,直至泪水如秋雨般淋漓。

诗人最终表达了自己愿意成为竹子的心愿,因为竹子代表着自由、超脱和自然之美,而不再渴望作为人类的束缚与烦恼。同时,诗人请求朱白民为自己画像,不仅描绘外在的形体,更要捕捉内在的灵魂与精神。整首诗通过竹子这一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

尽教车马入邻扉,肯使风尘点素衣。

萧索鬓边残叶落,苍茫眼底杂花飞。

人生岂可逃饥饱,天道何从问是非。

日夕荷锄吾事毕,但愁草盛稻苗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不寐次子返韵

凉夜翛然睡欲成,蛩声故故枕边鸣。

儒冠潦倒蓬双鬓,佛殿蒙茸草数茎。

止酒久閒深浅盏,抛书空冷短长檠。

月斜炤影真堪笑,枯木巉岩太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不寐忆元兄南行三首(其一)

暗风吹雨夜萧森,布被支吾冷不禁。

老别匪徒三日恶,淡交奚止十年深。

床头饥鼠纵横出,阶下寒蛩断续吟。

遥忆孤舟芦荻岸,有谁同我此时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不寐忆元兄南行三首(其二)

带甲纷纷正满天,定中何故忽飞翻。

漫寻野鸭桥边鸭,莫听青猿洞口猿。

调众五千犹可事,得人一二最难言。

巾瓶日夕閒来往,珍重眉毛与结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