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校书从军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

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

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天空即将降下三座宫殿,星辰之门召唤着五方军队。
在庙堂之上策划着战略,急盼着英勇的文人发出檄文。
红色的土地上,流星剑闪烁,黑色的弓如明月般照耀。
秋天的阴霾笼罩在蜀道,杀伐之气环绕湟中一带。
风雨何时才能重逢,今日唯有琴酒相伴。
离别的亭台已望不见,只有沟水自西向东流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炯的《送刘校书从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绘,表达了对出征将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这四句通过描写天象的变化,预示着战争的紧迫气氛。三宫、星门和五戎都是古代星宿名,暗示着战争即将到来。而“坐谋”、“资庙略”则是指军事筹划,而“飞檄伫文雄”则形容士兵英勇。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这四句继续渲染战争的氛围。“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描写的是战场上的武器和战斗情景,“秋阴生蜀道”则是说秋天的阴云笼罩着通往蜀地(今四川一带)的道路,而“杀气绕湟中”则直接表达了战争所散发出的凶狠与死亡的氛围。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朋友表示惆怅之情。“风雨何年别”表达了时间在流逝,天气变化,友人的离去无定期的感慨。而“琴尊此日同”则是说在这一天里,无论是留守还是出征,都共同怀念着这把象征友情和艺术的琴。"离亭不可望"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眷恋之情,而“沟水自西东”则描绘出了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着人生道路的曲折无常。

整首诗通过战争氛围的渲染和个人友情的抒写,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34)

杨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 生卒年:650年-692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

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途中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游废观

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

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

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

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广溪峡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