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三)

治乱天宰之,君臣晤良难。

皇皇宣尼叟,车席迄无安。

徒然梦周公,凄恻鼓猗兰。

士生而不遇,贤圣靡不叹。

永言有今古,结调俱辛酸。

予也偶兹怀,又复扬其澜。

悲来曷可已,神至固无端。

已附青云翼,何必愧龙盘。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此诗《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三)》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通过阅读陶渊明的诗歌,抒发了对人生际遇与理想追求的感慨。

首句“治乱天宰之”,指出世事的兴衰更替是天意所为,暗示了对命运不可控的无奈。接着“君臣晤良难”表达了在动荡时局中,君臣间难以找到真正理解与支持的困境。

“皇皇宣尼叟,车席迄无安”引用孔子的故事,表达出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无法在动荡的时代中找到心灵的安宁。接下来“徒然梦周公,凄恻鼓猗兰”则以周公和猗兰的典故,进一步描绘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凉与无奈。

“士生而不遇,贤圣靡不叹”强调了人才在不公正的社会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机遇,即使是贤德之人也会发出叹息。这句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人才被埋没的深深忧虑。

“永言有今古,结调俱辛酸”总结了历史与现实的相似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人才因种种原因而无法施展抱负,表达了对这种普遍现象的共鸣与同情。

最后,“予也偶兹怀,又复扬其澜”表明诗人自己也感同身受,不仅阅读陶渊明的诗,还在此基础上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接着“悲来曷可已,神至固无端”表达了悲痛之情难以自抑,而这种情感的激发似乎是出于某种神秘的力量。

“已附青云翼,何必愧龙盘”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我安慰,即使未能达到高位,也不必因此感到羞愧,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坚守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解读,深刻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在不公与无奈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四)

牛刀试小邑,匆匆赋归来。

风波竞违已,何惜饥冻怀。

运命逢奇坎,攸往谅必乖。

一稔且难获,安能际盐梅。

文王久不作,后车愿已灰。

甘心以空瞑,千金捐草莱。

天道谓之何,无聊良可哀。

拭袂沾麒麟,虚尔王佐才。

形式: 古风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五)

忧来不能御,虚罍竭所斟。

临轩把遗篇,陶陶畅远襟。

有吐悉高度,何谣非素心。

茅斋一再咏,清风生我林。

但恨无绿酒,遂以写雕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六)

茫茫大宇内,幽怀罕所同。

求之竹帛间,赖有浔阳翁。

翳宅惟蓬蒿,挂壁仅丝桐。

举火虽常乏,君子固其穷。

丈夫苟不遇,蓬累播贞风。

岂以六尺躯,贫贱顾忧冲。

龙德但无瑕,朝闻夕可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七)

陋巷绝投赠,朱门多馈遗。

轩冕世所隆,圣贤久相嗤。

渊明受饥迫,出门无所之。

嗟彼恶木阴,宁足荫其躯。

漂母者何人,殷勤在瑶词。

黄金等山岳,临没谁当持。

岂若兹主人,炳有千秋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