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其二)

士方不遇时,意气常鞅鞅。

野鹤在鸡栖,能无云际想。

羽毛正离披,九霄安得往。

君看园中蔬,静听膏雨长。

人生何不为,心定志自广。

衡门且栖迟,因风适苍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清代李世熊的《和陶归园田(其二)》描绘了一位不得志的士人内心世界的独白。诗中的主人公身处逆境,情绪低落,以“士方不遇时,意气常鞅鞅”表达他的失意与无奈。他将自己比作野外的孤鹤,虽然身处鸡群之中,却向往着云霄之外的自由,寓意着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羽毛正离披,九霄安得往”进一步抒发了他对飞翔天际的渴望,暗示着内心的挣扎与不屈。接下来诗人以园中蔬菜和雨声作比,借景寓言,提醒自己要像园蔬般静待时机,耐心倾听自然的教诲,保持内心的宁静。

“人生何不为,心定志自广”是诗人的自我劝慰,主张人应保持心境平和,坚定志向,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放宽胸襟。最后两句“衡门且栖迟,因风适苍莽”,表达了诗人选择简朴生活,随风飘向广阔天地的决心,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象征和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7)

李世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急雨来石壁,飘然空外泻。

远树湿残红,徘徊莺不下。

好鸟尚惜春,孤花已报夏。

铁马从东来,阴云惨欲射。

谁向蟠溪隐,蓑笠恐不暇。

寄愁与东风,注目寒江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秋怀(其一)

蟋蟀复蟋蟀,听尔当窗织。

秋声从尔出,万籁又瑟瑟。

清商本无心,耳目漫相易。

塞北有佳人,玉颜不及惜。

长抱悲秋心,徘徊泪沾臆。

晚雨滴芙蓉,如见明妃泣。

年年胭脂山,负此高秋色。

形式: 古风

秋怀(其二)

霜气饱黄花,霞光醉白鸟。

山高秋复高,秋逐烟与草。

物性相因缘,谁能割昏晓。

我心同孤月,淡荡寄天表。

不夜魄常圆,无云风自扫。

秋色本自如,何劳费幽讨。

世人贵耳目,漫羡素娥皎。

蹑梯上广寒,不识门前道。

惆怅月中人,银丸弄空藻。

形式: 古风

寓栗坪茅屋

结茅天半渺无涯,静夜空山绝物华。

梦里风声翻纸帐,雨边萤影落镫花。

青精味易和粗饭,绿柏香难斗苦茶。

独喜埋名今渐久,无人问字到山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