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裴回游内禁,密勿赞鸿枢。
阴德加民物,清名服士夫。
天方遗一老,星忽陨三吴。
疑从龙髯去,乘云在帝都。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美感的诗句,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属于胡太傅挽歌系列的第二首。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颂。
“裴回游内禁,密勿赞鸿枢。”这里的“裴回”应指的是唐代名将裴度,他曾在宫廷内担任要职,掌握着军事大权。诗人通过这两句字面上的“裴回”与“密勿”,传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及其政治地位的仰慕之情。
接着,“阴德加民物,清名服士夫。”表明裴度不仅在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善政也深受百姓爱戴,他的美好声名能够感化四方。这里所谓“阴德”,意指无形之恩泽;“清名”则是指他清白的名声。
诗句继续:“天方遗一老,星忽陨三吴。”这两句似乎在描绘一个沧桑巨变、英雄末路的情景。“天方”可能指的是天命或时代的更迭,而“遗一老”则是说只剩下最后的一位老将。紧接着,“星忽陨三吴”,这里的“星陨”象征着英雄的陨落,三吴则是一个历史上的地名,常被用来比喻战乱与动荡。
“疑从龙髯去,乘云在帝都。”这两句充满了神话色彩。诗人通过将自己想象为一位能够驾云、踏浪的仙者,以此表达对往日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向往。这里的“龙髯”可能是指传说中的龙须,代表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名将裴度的赞美,以及对其英雄事迹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笔法细腻,也展示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功力。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行冠乡人品,文为学者师。
黄裳蕴厚德,玉律俨清规。
大节人难夺,嘉谟世莫知。
仪型不可见,遗烈满丰碑。
离群如几辰,屈指十青春。
不意轮蹄迹,共兹京洛尘。
文场投漆契,客路转蓬身。
别易相逢阔,过从莫厌频。
䟃?汝水滨,千骑拥朱轮。悬瓠遗基古,鞶囊吉梦新。
丹心留紫闼,清耳远红尘。
须识明君意,先应试治民。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
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
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