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物如公亦伟哉,洼樽寂寞岘山隈。
似闻著履凌风出,不见拿舟弄月回。
往事只应君可纪,幽期孰谓我能开。
留诗更约荷花语,莫惜障泥走马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游岘山观颜鲁公洼樽呈谹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崇敬之情和深沉的情怀。
"人物如公亦伟哉,洼樽寂寞岘山隈。"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于颜鲁公的崇高评价以及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人物如公"表明颜鲁公的人格魅力非凡,是诗人心中的伟大典范。"洼樽寂寞岘山隈"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深山的意境,"洼樽"指的是古时用来盛酒的器物,这里象征着颜鲁公的清高雅致。
"似闻著履凌风出,不见拿舟弄月回。"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颜鲁公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似闻著履凌风出"给人以耳濡之感,似乎能够听到颜鲁公在风中行走的声音,而"不见拿舟弄月回"则强调其与世隔绝,不为世俗所羁绊。
"往事只应君可纪,幽期孰谓我能开。"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于颜鲁公智慧和见解的敬仰。"往事"指的是历史上的事情,"只应君可纪"意味着这些往事只有像颜鲁公这样的人物才能真正领悟。而"幽期孰谓我能开"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谦,他认为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和发掘那些深邃的智慧。
"留诗更约荷花语,莫惜障泥走马来。"
最后两句是诗人向颜鲁公表达的愿望。他希望能够留下一些诗篇,与荷花共语,这里的"荷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而"莫惜障泥走马来"则是在劝说颜鲁公不要因为世俗的尘埃而阻碍了交流和探讨,希望能够不顾一切地来到这里。
整首诗通过对颜鲁公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其人格和智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崇拜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洁的向往。
不详
寺古天寒杖屦清,閒身合得此閒行。
破烟独鸟惊人去,积雪群峰照眼明。
坐久泉声醒客耳,谈馀茗味发诗情。
张公语壮髯如戟,蚤晚掀涛看斩鲸。
休论至后日相催,乘兴篮舆到岭隈。
风竹尽摇花玉玦,云山浑作烂银堆。
须知此日逢僧话,不减当年访戴回。
更喜彭君真我辈,溪流渡马肯相陪。
仰止先生道不穷,爱茶直似玉川翁。
灵芽动是连城价,妙手才争一水功。
贱子诗书元未饱,愁肠藜苋岂宜蒙。
高斋罢酒陪清啜,归御泠然两腋风。
已著莲花酿,仍兼竹叶醅。
橙和致上味,蚋聚见良材。
政想攒眉漉,须烦掩鼻开。
先生元自立,不是乞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