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其五)鹭

一行低傍渔舟下,汀洲倦依芳杜。

远渚栖烟,坪芜缀雪,点破昏昏寒雨。清流照取。

问白水初心,向谁同语。

不著纤尘,镜中怜惜旧毛羽。

疏林明月琐碎,想园开寄涉,秋满庭树。

海上鸥盟,江头鲤信,无限相思情素。西风唤侣。

正翘足亭亭,暮云延伫。添了芙蓉,便成新画谱。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鹭》是清代词人黄燮清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上片通过“一行低傍渔舟下,汀洲倦依芳杜”,描绘了白鹭在傍晚时分低飞贴近渔舟,疲惫地停歇在长满香草的汀洲,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远渚栖烟,坪芜缀雪,点破昏昏寒雨”进一步描绘了远处小洲笼罩在薄雾中,草地如铺雪,细雨中更显凄迷。词人借鹭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下片转而写到月光下的疏林和满庭秋色,以及海上的鸥鸟和江边的鲤鱼,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友情。“无限相思情素”直接表达了词人的深情厚意。结尾处,“西风唤侣,正翘足亭亭,暮云延伫”,以白鹭翘首期盼的姿态,寄托了词人对友人的期待和相思之情。

最后,“添了芙蓉,便成新画谱”以芙蓉花的盛开为结,寓意美好的景致如同画卷般生动,也暗示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黄燮清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其六)鸦

飕飕万翅连云起,寒声半空围绕。

秃树荒村,斜阳古寺,啼得江南秋老。萧疏画稿。

趁黄叶零星,有时飞了。

远影依微,数行吹入暮天小。

客窗易惊岁晚,正乡心缭乱,闲数归鸟。

接翼绳行,栖枝墨点,冷话西风林表。霜华信早。

问前度昭阳,带愁多少。唤醒残更,月斜钟又晓。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高阳台.题俞少轩承德色丝感梦图,少轩客京都,一夕梦其室人授以黄丝寻,有骑省之戚,因作是图

独枕缫愁,离弦絮恨,天涯酒醒灯昏。

惜别经秋,玉台明镜生尘。

红蚕吐尽黄金缕,化罗浮、蛱蝶仙裙。

一丝丝,半是回文,半是啼痕。

缠绵无限相思意,认中郎隐语,倩女痴魂。

九曲明珠,也应穿透情根。

锦机织冷鸳鸯字,甚银河、隔断天孙。最伤心。

水样流年,月样前身。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凄凉犯(其一)壬子中秋,陈实庵太史招集寓斋,倚此调见示,继声和之

虚庭露沐。黄昏也、银云一片空阔。

有情伴侣,无聊境界,奈何时节。红尘浸雪。

看天上高寒凤阙。算神仙、清愁未免,我辈况凡骨。

酒醒闻蛩语,烛院星稀,漏壶冰澈。

团圆最好,甚浮名、赚人离别。

绣户今宵,怕愁与灯华渐结。

过三更、欲睡未忍,共此月。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凄凉犯(其二)秋暮登陶然亭

霜痕乍警。西风起、高城尽带寒色。

采蓉路渺,思莼梦阻,最伤游历。浮沈浪迹。

问燕市屠沽信息。叹荒台、黄金寂寞,热泪向谁滴。

无计舒怀抱,借酒看山,为花移屐。

登临念远,望佳人、暮云天碧。

欲讳离愁,奈青鬓丝丝露白。

羡南飞、落照万里,雁影直。

形式: 词牌: 凄凉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