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萧梅初二首(其一)

韫匮玉未售,妄想夜生梦。

风霜鬓鬅鬙,谈笑气澒洞。

上天宫阙高,凡身血肉重。

顾影无其俦,一呼四壁动。

抱兹忠义心,惭与猿鹤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寄萧梅初二首(其一)》。诗中以“韫匮玉未售”开篇,寓意怀才不遇,才华如同藏在箱中的美玉,尚未得到赏识和认可。接着,“妄想夜生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梦想,即使在夜晚,也难以抑制对成功的憧憬。

“风霜鬓鬅鬙,谈笑气澒洞”描绘了诗人的外貌与精神状态,虽年华老去,两鬓斑白,但谈吐间依然充满豪情壮志,气魄非凡。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虽历经沧桑,却依旧保持乐观与坚韧的品质。

“上天宫阙高,凡身血肉重”则将人世间的苦难与追求理想的道路进行了对比,指出理想的高远与现实的沉重。诗人感叹自己作为凡人,肉体有限,难以达到那遥不可及的理想境界。

“顾影无其俦,一呼四壁动”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他自视甚高,无人能与之匹敌,即便是呼喊,四周的墙壁似乎也在回应,暗示着他的声音与影响力超越了物质世界。

最后,“抱兹忠义心,惭与猿鹤共”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正义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责与无奈,担心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能与自然界的动物如猿鹤相提并论,未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忠诚与正义的执着追求,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寄萧梅初二首(其二)

雁声杳然来,壮心惕然跃。

委身坐枯静,飞语讯冥漠。

会学屠龙技,岂授龟手药。

学成无所用,举世亦错愕。

孰云方寸微,天地入笼络。

春阔花无边,雨骤云不薄。

不齐皋夔肩,当跨孤飞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观雪

吾独爱观雪,心与雪同色。

清兴匝空朗,或语或时默。

李白有狂才,飞笔写无极。

惊倒天上人,世间晓不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古诗三首(其一)

笔田不丰年,百巧皆画饼。

宿火潜永耀,奚慕脱囊颖。

汲古饮玄味,至妙终身领。

虚怀抱空明,爽语吐清泠。

不将白日身,浪走红尘影。

何当踏云飞,始信骅骝猛。

形式: 古风

古诗三首(其二)

醉歌京华春,行迈心摇摇。

孤云未致雨,随风南北飘。

王国天地极,斡运四海遥。

城中百万户,飞檐插紫霄。

倾金买谀噱,仰面气宇骄。

不重读书人,研苦坐寂寥。

我欲封绿章,天门高岧峣。

岂抱浩然气,长年而渔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