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八首(其七)

信陵能折节,四体讵无骨。

乐与毛薛游,中诚为之竭。

天道直如弦,相逢且自前。

昔为贵公子,今为被褐贤。

天爵固恒在,龙性非尔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感遇十八首》中的第七首。诗中以信陵君为例,表达了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信陵能折节”点出信陵君虽贵为公子,却能放下身段,展现出其人格的高尚。接着“四体讵无骨”则反问,即便是普通人,身体也并非没有骨气,引出下文对人格独立性的探讨。

“乐与毛薛游,中诚为之竭”描述了信陵君与毛、薛两位贤士交往的情景,强调了真诚的重要性。这里的“中诚”即内心的真诚,是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础。

“天道直如弦,相逢且自前”运用比喻手法,将天道比作直弦,寓意人生道路应正直不阿。即使在与人相遇时,也应保持自我,不因外界影响而改变。

“昔为贵公子,今为被褐贤”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信陵君形象,从贵公子转变为朴素贤者,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升华远胜于物质地位的变化。

“天爵固恒在,龙性非尔便”最后两句,指出真正的尊贵(天爵)存在于内心,而非外在的权势或财富。龙性,象征着内在的高贵品质,不是通过外在的装饰或地位就能获得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信陵君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格独立、精神追求以及内在价值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坚守自我,追求真正的尊严和贤德。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十八首(其八)

墨翟造木鸢,三年乃能飞。

梓庆齐七日,削鐻侔精微。

从来绝世技,宁寂中自挥。

至妙待孤赏,甘为庸俗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感遇十八首(其九)

家本汉台边,且谈卢城事。

晋代昔陵夷,循寇飘风至。

黑云压城堞,白刃走官吏。

赤流溢通衢,阴雨出魑魅。

龙骧虽云廉,不镇兵戈气。

虽有高墉登,射隼曾何利。

遂使江干客,年年抆愁泪。

我欲歌此曲,此曲辞未既。

形式: 古风

感遇十八首(其十)

昔我思遐方,诘曲赴羊肠。

猛虎嗥我前,山魈窥我旁。

风沙乱耳目,荆棘牵衣裳。

一行复九憩,中道正彷徨。

积岁望歧路,潸然中自伤。

焉知有云术,大鸟何翱翔。

非逢羡门子,尘土空摧藏。

君今从我游,一举横八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遇十八首(其十一)

子羽不繇径,渡江能刺蛟。

子房若妇人,椎秦翊汉朝。

不为方有为,闇闇成昭昭。

应龙不常信,危岑无长条。

周公才至美,所贵乃不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