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寒食明朝一百五,谁家冉冉尚厨烟。

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

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

秦川雪尽南山出,思共肩舆看麦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明天就是寒食节,哪家炊烟袅袅还未息。
桃花凋零后叶子开始转绿,燕子飞来身体自由自在。
我渐渐能陪客人畅饮,读书时已无心翻书卷。
秦川的积雪已经消融,我期待与你同坐轿子赏看麦田。

注释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
冉冉:缓缓升起的样子,这里指炊烟。
尚:还。
厨烟:做饭的炊烟。
桃花开尽:桃花盛开期已过。
叶初绿:树叶开始变绿。
燕子飞来:春天燕子归来。
体自便:身体自然舒展。
爱客:喜爱客人。
渐能:逐渐能够。
痛饮:尽情饮酒。
懒开编:懒得翻开书卷。
秦川:泛指陕西中部地区。
雪尽:雪全部融化。
南山:指终南山。
肩舆:轿子。
看麦田:欣赏麦田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寒食前一日寄子瞻》,描绘了寒食节前一天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寒食过后便是清明,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桃花已凋零,新叶正嫩绿,燕子轻盈飞翔。诗人表达出对友人苏轼的思念,期待与他共赏秦川雪后的春光,肩舆同游,观赏麦田的景象。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光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十口南迁粗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

市人不惯频回首,坐客相谙便解颐。

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茅茨。

华严未读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寓居六咏(其一)

手植天随菊,晨添苜蓿盘。

丛长怜夏苦,花晚怯秋寒。

素食旧所愧,长斋今未阑。

殷勤拾落蕊,眼暗读书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寓居六咏(其三)

邻家三亩竹,萧散倚东墙。

谁谓非吾有,时能惠我凉。

雪深闻毁折,风作任披猖。

事过还依旧,相看意愈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寓居六咏(其四)

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

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扶持物遂性,缀缉我成家。

故国田园少,何须恨海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