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十口南迁粗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

市人不惯频回首,坐客相谙便解颐。

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茅茨。

华严未读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全家南迁总算有了归宿,路边小屋看尽来往行人。
市井之人不习惯频频回头,座中客人熟悉后就面带笑容。
感激远方的知己好友,他们的善意让我的小屋在城外增添温暖。
华严经虽未全读,但在明亮的窗户下亲手翻开书页。

注释

十口:全家。
南迁:向南迁移。
粗:大致。
归:归宿。
一轩:一间小屋。
临路:路边。
阅奔驰:看尽来往行人。
市人:市井之人。
频回首:频繁回头。
坐客:座中客人。
解颐:面带笑容。
惭愧:感激。
善知识:知己好友。
小茅茨:小屋。
华严:佛教经典《华严经》。
河沙偈:比喻极多的佛经篇章。
偃仰:阅读时的姿态。
手自披:亲手翻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寓居二首(其一)东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南方迁移后,终于有了一个简陋但温馨的居所,面对路上的行人和过往,他感到既新奇又亲切。市井之人对他的频繁回顾,让他感受到邻里间的关注,而座中宾客的理解笑容则让他心情愉快。诗人感激远方的朋友给予的关怀,同时对自己能在城外的小屋中阅读佛经《华严经》感到满足,尽管还未完全领悟其中的深奥教义,但他愿意在明亮的窗户下亲手翻阅,享受这份宁静与学习的乐趣。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新生活的适应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寓居六咏(其一)

手植天随菊,晨添苜蓿盘。

丛长怜夏苦,花晚怯秋寒。

素食旧所愧,长斋今未阑。

殷勤拾落蕊,眼暗读书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寓居六咏(其三)

邻家三亩竹,萧散倚东墙。

谁谓非吾有,时能惠我凉。

雪深闻毁折,风作任披猖。

事过还依旧,相看意愈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寓居六咏(其四)

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

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扶持物遂性,缀缉我成家。

故国田园少,何须恨海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寓居六咏(其二)

山丹炫南土,盈尺愧西京。

所至曾无比,知非浪得名。

未须求别种,尚欠剥繁英。

行复春风度,天涯眼暂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