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答朝臣相送

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

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

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一生怀揣着白云般的高洁志向,却因疲惫而感到愧对英雄之名。
君王误以为我有特殊才能,赐予我荣耀,让我手持旌节出征。
我只想用绳索捆绑俘虏,而非期待个人的战功。
孤独的剑无处寄托,只能随风在边塞之地吟唱长歌。

注释

白云意:比喻高尚的志向或纯洁的心志。
疲薾:形容极度疲劳。
旌节:古代的一种旗帜,象征权力和军事指挥。
邀功:主动寻求或期望获得功劳。
孤剑:象征孤独或忠诚。
塞上风:边塞地区的风,常用来表达边疆或战场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名为《东征答朝臣相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自己平生追求和抱负的自我反思,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淡泊,他将自己的志向比喻为悠然的白云,而非那些繁华却可能虚幻的功名。他感到自己虽然追求过英雄事业,但现在更多的是对此生的疲惓和自责。

"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 这两句则写诗人在朝廷中的经历,他受到君王的不实之恩,以及他随军征战而获得的勋章。这里的“谬”字用得很妙,表明这些所谓的宠爱和荣誉其实是虚假的。

"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情景,诗人在战场上如同被束缚的牲畜,而他并不愿意以此为荣耀。

"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最后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和留恋,他手持孤剑,不知该寄托于何处,只能在边塞之上吟唱着长长的歌谣,让它们随风飘散。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名和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志向与现实生活之间差距的无奈感。他的文字质朴而富有哲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士人对于荣誉、责任和内心世界的深层探索。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

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

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

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

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

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