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歌

遥望白云出海湾,变成万状须臾间。

忽散鸟飞趁不及,唯只清风随往还。

生复灭兮灭复生,将欲凝兮旋已征;

因悟悠悠寄寰宇,何须扰扰徇功名。

灭复生兮生复灭,左之盈兮右之缺;

从来举事皆尔为,何不含情自怡悦。

殊方节物异长安,盛夏云光也自寒。

远戍只将烟正起,横峰更似雪犹残。

白云片片映青山,白云不尽青山尽。

展转霏微度碧空,碧空不见浮云近。

渐觉云低驻马看,联绵缥渺拂征鞍。

一不一兮几纷纷,散不散兮何漫漫。

东西南北□□驰,上下高低恣所宜。

影碧池冰萤□底,光浮绿树霰凝枝。

欲谓白云必从龙,飞来飞去龙不见;

欲谓白云不从龙,乍轻乍重谁能变。

一重未过一重摧,一畔萦岩一畔开。

栾巴噀酒应随去,子晋吹笙定伴来。

披襟引袖遽迎风,欲□吹云置袖中;

云飞入袖将为满,袖卷看云依旧空。

雷殷殷兮雨曚曚,成阴涧下云之功。

倏然云晴销四极,所润宁知白云力。

大贤济世徒自劳,一朝运否谁相忆。

不知白云何所以,年年岁岁从山起;

云收未必归石中,石暗翻埋在云里。

世人迁变比白云,白云无心但氛氲。

白云生灭比世人,世人有心多苦辛。

旋生旋灭何穷已,有心无心只如此。

当须体道有贞素,不用浮荣说非是。

望白云,白云辽乱满空山,高低赋象非情欲,余遂感之心自闲。

望白云,白云天外何悠扬,既悲出塞复入塞,应亦有时还帝乡。

形式: 古风

翻译

远远望着白云从海湾涌出,瞬间变化万千形态。
忽然云散鸟儿飞逐难以触及,只有清风相伴飘荡往返。
生而又灭,灭而又生,正欲凝聚却又随即消散;
领悟到悠远的存在寄托于宇宙之间,何必忙乱追求功名。
灭而复生,生而复灭,左方充盈右方减缺;
历来行事皆如此循环,为何不带着情感自我愉悦。
远方的季节景物与长安不同,盛夏的云光也自带寒意。
边疆的烽火伴随烟雾升起,横亘的山峰似残雪留存。
片片白云映照着青翠的山峦,白云无穷尽而青山有尽头。
云层辗转细微穿越蓝天,高远的天空中浮云似乎触手可及。
渐渐感觉云层低垂驻马观看,连绵不绝的云雾轻拂过行者的马鞍。
一片又一片纷繁杂乱,散了又聚,何其广阔无垠。
东西南北任意驰骋,上下高低随心所欲。
影子映在结冰的池塘,萤火虫闪烁在水底,光芒照亮树枝如同霰雪凝结。
想说白云必定随龙而行,但飞来飞去却不见龙的踪迹;
想说白云不随龙而动,它那忽轻忽重的变化又有谁能掌控。
一层未过又一层被摧毁,一侧缠绕山岩一侧又展开。
栾巴喷洒的酒应随之而去,王子晋吹奏的笙定有白云相伴。
敞开衣襟挥舞袖子急迎风,想要把云吹进袖中收藏;
云朵飞入袖中看似将满,卷起袖子看云却依旧空空如也。
雷声隆隆雨幕朦胧,成就了山涧下的阴凉是云的功劳。
忽然云散天晴至极远处,所滋润之处哪知是白云之力。
大德之士救世只是白费辛劳,一旦时运不济谁还会记得。
不明白白云为何如此,年复一年从山中升起;
云收不一定要回到石中,石头暗处反而被云所掩埋。
世人变迁如同白云,白云无意只是弥漫。
白云的生灭比作世人,世人有心却多辛苦。
不断生灭何时是个尽头,有心无心仅此而已。
应当体悟道的纯真本质,不必谈论那些虚浮的荣耀是非。
望着白云,白云满布空山无序缭绕,高低形态非由情感欲望所驱,我内心因此感到宁静悠闲。
望着白云,天外的白云多么悠扬,它们悲于出塞又入塞,或许也有时回归天庭。

注释

遥望:从远处看。
白云:天上的白色云朵。
海湾:海洋的弯曲处。
须臾:片刻,一会儿。
忽散:突然散开。
趁不及:追不上。
清风:和煦的风。
往还:来来回回。
生复灭:生死循环。
灭复生:灭后又生。
凝:聚集,凝结。
旋:立即,随即。
寄:寄托。
寰宇:宇宙,天地间。
扰扰:忙碌,纷扰的样子。
徇:追求,谋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白云的深切感悟和哲理思考。开篇即以“遥望白云出海湾,变成万状须臾间”展现了白云的变化无常与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接着,“忽散鸟飞趁不及,唯只清风随往还”表现了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只有清风相伴,给人以深邃的哲思。

“生复灭兮灭复生,将欲凝兮旋已征;因悟悠悠寄寰宇,何须扰扰徇功名”中,诗人通过对生命循环的观察,提醒人们不必过度追求功名,而应领悟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广大。

在“灭复生兮生复灭,左之盈兮右之缺;从来举事皆尔为,何不含情自怡悦”这几句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万物生死交替的自然规律,并劝诫人们应顺其自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殊方节物异长安,盛夏云光也自寒。远戍只将烟正起,横峰更似雪犹残”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在这宁静而清冷的自然景象中寻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

“白云片片映青山,白云不尽青山尽。展转霏微度碧空,碧空不见浮云近”则是对白云与大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描绘,强调了白云的无穷和自然界的辽阔。

“渐觉云低驻马看,联绵缥渺拂征鞍。一不一兮几纷纷,散不散兮何漫漫”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白云变化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东西南北□□驰,上下高低恣所宜。影碧池冰萤□底,光浮绿树霰凝枝”则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种既动态又静谧的自然画卷。

接下来的几句“欲谓白云必从龙,飞来飞去龙不见;欲谓白云不从龙,乍轻乍重谁能变。一重未过一重摧,一畔萦岩一畔开”中,诗人借助对白云和龙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探究,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栾巴噀酒应随去,子晋吹笙定伴来。披襟引袖遽迎风,欲□吹云置袖中;云飞入袖将为满,袖卷看云依旧空”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之情。

“雷殷殷兮雨曚曚,成阴涧下云之功。倏然云晴销四极,所润宁知白云力”中,诗人借自然界的变化,赞美了白云对自然世界的影响力。

“大贤济世徒自劳,一朝运否谁相忆。不知白云何所以,年年岁岁从山起;云收未必归石中,石暗翻埋在云里”则是诗人通过对白云和世事的比较,表达了对于人类功业和自然界力量的反思。

“世人迁变比白云,白云无心但氛氲。白云生灭比世人,世人有心多苦辛”中,诗人通过对比白云与世人的生命状态,强调了白云的纯净和自然,以及人类生活中的复杂和痛苦。

“旋生旋灭何穷已,有心无心只如此”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循环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提炼。

最后,“当须体道有贞素,不用浮荣说非是。望白云,白云辽乱满空山,高低赋象非情欲,余遂感之心自闲。望白云,白云天外何悠扬,既悲出塞复入塞,应亦有时还帝乡”中,诗人提出了生活哲学的结论,劝诫人们应当追求内在的纯净和真实,不为浮华的名利所动摇。同时,通过对白云的向往,表达了对于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界的深切愿望。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理思考,是一篇值得细味和深入探讨的佳作。

收录诗词(13)

马云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素师草书歌

怀素才年三十馀,不出湖南学草书。

大夸羲献将齐德,功比钟繇也不如。

畴昔阇梨名盖代,隐秀于今墨池在。

贺老遥闻怯后生,张颠不敢称先辈。

一昨江南投亚相,尽日花堂书草障。

含毫势若斩蛟龙,握管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坐词人皆道好。

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喊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紫塞傍窥鸿雁翼,金盘乱撒水精珠。

直为功成岁月多,青草湖中起墨波。

醉来只爱山翁酒,书了宁论道士鹅?

醒前犹自记华章,醉后无论绢与墙。

眼看笔掉头还掉,只见文狂心不狂。

自倚能书堪入贡,一盏一回捻笔弄。

壁上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

在身文翰两相宜,还如明镜对西施。

三秋月澹青江水,二月花开绿树枝。

闻到怀书西入秦,客中相送转相亲。

君王必是收狂客,寄语江潭一路人。

形式: 古风

附吐蕃禁门观田判官赠向将军真言口号

怪来偏得主君怜,料取分明在眼前。

说相未应惊䴏鸰,看心且爱直如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游大德赴甘州口号

支公张掖去何如,异俗多嫌不寄书。

数人四海皆兄弟,为报殷勤好在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早春陪敕使麻先生祭岳

我皇盛文物,道化天地先。

鞭挞走神鬼,玉帛礼山川。

忽下袁州使,来游紫洞前。

青羊得处所,白鹤怪时年。

虔恳飞龙记,昭彰化鸟篇。

岩风半山水,墟气总云烟。

光抱升中日,霞明五色天。

山横翠微外,室在绿潭边。

缇幕灰初庪,焚林火欲然。

年光著草树,春色换山泉。

伊水来何日,嵩岩去几千。

山疑小天下,人是会神仙。

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

麻姑几年岁,三见海成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