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季父游东掖能仁寺

两寺从分有白莲,人瞻东掖旧承天。

重寻贵主布金地,共饮神僧卓锡泉。

阮叔林閒携伴侣,支郎社内许留连。

欲迎瑞相还龛去,香火灵山古佛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两座寺庙各自拥有洁白的莲花,人们瞻仰着东边的掖庭,它曾是旧时的承天寺。
再次寻找尊贵的主人布施过的金色之地,共同饮用神僧卓锡泉的圣水。
阮叔林悠闲地带领着朋友,支郎在社内也被允许逗留徘徊。
想要迎接吉祥的景象回到佛龛,就在香火缭绕的灵山古佛面前。

注释

两寺:指两个不同的寺庙。
白莲:白色的莲花,象征纯洁。
东掖:古代宫殿东边的门,这里指代承天寺。
旧承天:昔日的承天寺。
贵主:地位显赫的主人。
布金地:比喻富饶或慷慨布施的地方。
卓锡泉:传说中僧人锡杖插入地下涌出的泉水,象征圣洁。
阮叔林:人物名,可能是一位僧侣。
伴侣:一同游玩的朋友。
支郎:又一位人物名,可能也是僧侣。
许留连:被允许或欢迎逗留。
瑞相:吉祥的景象或佛像。
龛:供奉佛像的小屋。
香火:烧香和烛火,用于祭祀或敬拜。
灵山:神圣的山,常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古佛:古老的佛像。

鉴赏

这首宋诗《同季父游东掖能仁寺》是谢伋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季父一同游览能仁寺的场景。诗中首先提到寺庙内有珍贵的白莲,暗示了环境的清净和神圣。接着,诗人回忆起寺庙曾是皇室尊崇之地,如今仍能感受到昔日的荣光。他们品味着神僧赐予的圣水,仿佛能洗涤心灵。在闲适的氛围中,诗人与友人相伴,流连忘返,表达了对寺内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期待着迎接祥瑞,带着虔诚的心愿,在香火缭绕的古佛面前,结束了这次灵性的旅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庄重与禅意,以及作者的虔诚与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1)

谢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晁使君子莫园有感

一丘膴膴占冈原,夐隔尘寰息世喧。

墙屋朅来营胜地,篮舆不复羡高轩。

当年松菊渊明宅,此日蓬蒿仲蔚园。

奠冢成泥有遗爱,怀人谁为雪沈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国清愚谷禅师索更好堂诗

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

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

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

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奉酬洪景伯

屏居常恨造门疏,觌面真如得异书。

昔年丹笔勘阁本,此日海邦题坐舆。

幸接好音闻正始,岂惟妙句突黄初。

道山学士来车骑,还使林僧识佩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某昨日赴景伯通判正字宴集坐间使君郎中有诗问讯末章仍及今日湖上之约辄次严韵

巾车入郭解愁颜,著我群贤俎豆间。

小队出郊还许从,清诗首唱讵容攀。

溪风杜守吟秋浦,云月韦侯誇盛山。

何似赤城遗暑湿,东湖尽醉碧筒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