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其二)

正色可参官焙,妙香还近嵇山。

草木丛中清绝,天教散在人间。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

翻译

色泽纯正可供官员品尝,奇妙香气源于嵇山附近。
隐藏在草木丛中的清雅芬芳,仿佛上天特意让它散布在人间。

注释

正色:纯正的颜色。
官焙:官员所认可的烘焙。
妙香:奇妙的香气。
嵇山:地名,可能指代产茶之地。
丛中:草木丛深处。
清绝:清新绝伦。
天教:仿佛上天安排。
散在人间:散布在人世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名为《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厚寄托。

“正色可参官焙,妙香还近嵇山。” 这两句通过对芭蕉茶外观与香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其中,“正色”指的是芭蕉叶的本色,而“参官”则是形容其优雅高贵;“妙香还近嵇山”则是说芭蕉茶散发出的清香仿佛来自远方的嵇山,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珍贵。

“草木丛中清绝,天教散在人间。”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宇宙法则(天教)的敬畏。其中,“草木丛中清绝”描绘出一种幽静而纯净的自然氛围;“天教散在人间”则是说自然界中的规律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芭蕉茶及其所处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他对自然、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其三)

春去云藏岳麓,梅黄雨涨昭潭。

政尔倚栏无那,一瓯唤起清谈。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落梅

清溪南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香衫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残雪衬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郴山足奇变,其水复清美。

形式: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