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堑江。

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

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

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翻译

秦国不必倚仗栈道,吴国不必依赖长江天险。
它们不能仅凭道德威望取胜,两国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
近年来国家多次兴衰更迭,因过分倚重险要之地而忽视了天下大势。
谁能想到,那座荒凉的城市,只剩下一个空壳像被掏空的躯体。
如今我经过这里,感叹历史遗迹,心中充满感慨。
哎呀,石头城的潮汐啊,常常助涨怒涛,撞击岸边。

注释

恃:倚仗,依赖。
栈阁:栈道,古代在峭壁上凿孔架木建成的通道。
堑江:天然或人工挖掘的护城河。
德:道德威望。
兴废:兴盛和衰败。
轻万邦:轻视其他国家。
刳腔:掏空的腔体,形容城市荒凉。
吊古:凭吊古人,追思历史。
愧哤:惭愧地议论,指感慨之深。
石头潮:指南京石头城附近的长江潮汐。
舂撞:撞击,形容潮水冲击岸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金陵怀古》,通过对秦、吴两国倚仗地理优势却最终衰亡的历史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首句“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堑江”指出秦朝不依赖栈道之险,吴国不倚仗长江之固,暗示了仅凭一时之利难以长久。接下来,“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强调道德和仁政的重要性,没有内在的德行,即使地利也无法维系国家。

诗人进一步借古讽今,“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批评后世统治者过于依赖险要之地,忽视了对四方万邦的尊重和治理。然后,“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描绘了金陵(南京)昔日繁华如今的荒凉景象,如同被掏空的躯壳,令人感叹。

最后两句“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表达了诗人亲身走过金陵,面对遗迹,深感历史沧桑,言语中带着对前人行为的反思和自责。“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以石头城下的潮水比喻历史的洪流,它无情地冲击着过去的辉煌,增添了诗的悲壮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沉思和对当今统治者的警示。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钓蟹

老蟹饱经霜,紫螯青石壳。

肥大窟深渊,曷虞遭食沫。

香饵与长丝,下沉宁自觉。

未免利者求,潜潭不为邈。

形式: 古风

陌上二女

素手搴幂䍦,柔纤明春荑。

转眄动桂叶,阳语启瓠犀。

阿姊金盛珠,阿妹缫籍圭。

吹香袭行路,岂独下蔡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雨中移竹

荷锸冒秋霖,匆匆移翠竹。

欲分溪上阴,聊助池边绿。

中散林未开,子猷心已足。

青青谢栽培,岂愧凡草木。

形式: 古风

雨燕

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馂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