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

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馂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雨燕来回飞翔,捕虫喂养小鸟。
雌雄燕子疲惫不堪,屋梁栋梁间也暂停活动。
蚂蚁聚集在柱脚边,捡拾蜻蜓翅膀上的残食。
仓库中谷物堆积如山,任凭黄雀随意取食。

注释

雨燕:燕子的一种,常在雨后出现。
衔虫:带着或叼着昆虫。
雏食:小鸟的食物。
雄雌:指雄性和雌性。
湿已倦:因雨水而疲惫。
梁栋:屋梁和栋梁。
缘础:围绕柱脚。
蚍蜉:一种很小的昆虫,比喻微小。
拾馂:捡拾剩余的食物。
谷粟:谷物和小米。
京囷:京城的粮仓。
黄雀:小型鸟类,常被用来象征不劳而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雨燕》,描绘了雨燕在雨后辛勤觅食、喂养雏燕的生活场景。首句“雨燕去还来”,简洁地写出燕子在雨中穿梭飞翔的忙碌。接下来,“衔虫为雏食”细致描绘了燕子母鸟寻找食物喂养小燕的情景,体现出母爱的无私。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描绘了雨后燕子疲倦的状态,它们在屋檐下的梁栋间暂时歇息,感受着雨水带来的凉意。接着,“缘础蚍蜉群,拾馂蜻蜓翼”通过写燕子与蚂蚁、蜻蜓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态画面,同时也反映出燕子觅食的不易。

最后两句“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以京城粮仓比喻丰富的食物来源,暗示即使食物充足,燕子也不贪心,任由黄雀取食,体现了燕子的淡泊和自然法则的尊重。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燕的生活,寓言般地表达了人应如燕一般知足和谦让的美德。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青龙海上观潮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青梅

梅叶未藏禽,梅子青可摘。

江南小家女,手弄门前剧。

齿软莫胜酸,弃之曾不惜。

宁顾马上郎,春风满行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非意篇呈表臣

人言厨传繁,乃是郡久例。

一日苟不修,未免众吠睨。

饱尚谤所兴,饥必愠不细。

损之礼渐隳,存之礼未替。

心莫忽贱微,意莫徇贵势。

我将取是然,敢以为君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鸣琴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