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移竹

荷锸冒秋霖,匆匆移翠竹。

欲分溪上阴,聊助池边绿。

中散林未开,子猷心已足。

青青谢栽培,岂愧凡草木。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秋雨中扛着锄头,匆匆忙忙地移栽翠竹。
想为溪边增添一些阴凉,姑且让池塘边更显绿色。
虽然树林还未完全成荫,子猷的心中已经满足。
青翠的竹子无需人的培育,怎能愧对平凡的花草树木。

注释

荷锸:扛着锄头。
冒:冒着。
秋霖:秋雨。
匆匆:急忙。
移翠竹:移栽翠竹。
欲分:想要分担。
溪上阴:溪边的阴凉。
聊助:姑且帮助。
池边绿:池塘边的绿色。
中散:指竹林。
林未开:树林还未长成。
子猷:古代人名,这里借指对竹子有喜爱的人。
心已足:心中感到满足。
青青:青翠。
谢栽培:感谢培育。
岂愧:怎能愧对。
凡草木:普通的花草树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雨中移竹》,描绘了诗人雨天劳作,急切地将翠竹移植的情景。他希望通过此举为溪边增添阴凉,让池塘周围更显绿色。诗人以古代隐士嵇康(字中散)自比,虽然环境简陋,但心中满足,对竹子的生长表达了赞赏,认为它们无需过多的人工培育,也能自然青翠,不逊于寻常花草。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淡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雨燕

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馂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青龙海上观潮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青梅

梅叶未藏禽,梅子青可摘。

江南小家女,手弄门前剧。

齿软莫胜酸,弃之曾不惜。

宁顾马上郎,春风满行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非意篇呈表臣

人言厨传繁,乃是郡久例。

一日苟不修,未免众吠睨。

饱尚谤所兴,饥必愠不细。

损之礼渐隳,存之礼未替。

心莫忽贱微,意莫徇贵势。

我将取是然,敢以为君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