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阅水年将暮,烧金道未成。

丹砂不肯死,白发自须生。

病肺惭杯满,衰颜忌镜明。

春深旧乡梦,岁晚故交情。

一别浮云散,双瞻列宿荣。

螭头阶下立,龙尾道前行。

封事频闻奏,除书数见名。

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漏尽鸡人报,朝回幼女迎。

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看着流水度过了许多岁月,炼金术的长生之道还未成功。
丹砂这种药材不愿为我延寿,白发却自然地滋生。
病弱的肺让我愧对满杯的酒,衰老的容颜畏惧明亮的镜子。
春意渐浓,故乡的梦境越发遥远,岁末年终,故友的情谊更加思念。
离别后如浮云般消散,眺望星空,看到的只有荣耀的星座。
站在螭头(宫殿的台阶)下,走在象征权力的龙尾道上。
谏言频频被呈上,任命书屡次出现我的名字。
虚心对待同僚朋友,平步青云追求高官显爵。
夜尽鸡鸣报时,退朝后小女儿前来迎接。
可叹白司马(白居易),年纪老大却困居湓城。

注释

阅水:观察流逝的水流,象征时间的推移。
烧金:古代炼丹术的一种,指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丹砂:一种被认为能炼制长生不老药的矿物。
白发自须生:形容年华老去,白发自然增多。
病肺:指肺部有病。
杯满:满杯的酒,常用来形容欢聚或宴饮。
衰颜:衰老的容颜。
列宿:星座,这里代指朝廷官员。
螭头:古代宫殿前台阶上的龙头装饰,代指朝廷。
龙尾道:古代皇帝出行的道路,象征权力。
封事:密封的奏章,通常指进谏或秘密的建议。
除书:任命官职的文书。
僚友:同僚,同事。
公卿:古代高级官职的统称。
漏尽:指深夜,古代以漏壶计时。
鸡人:宫中报时的人,以鸡鸣为号。
幼女:诗人自己的小女儿。
白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位于湓城(今江西九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岁末时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慨。开篇“阅水年将暮,烧金道未成”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事业未竟的无奈情怀。“丹砂不肯死,白发自须生”则写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度过常人的渴望和对衰老现实的无可奈何。

接着,“病肺惭杯满,衰颜忌镜明”两句描绘了诗人因病体弱、面容憔悴而不敢饮酒和避免照镜子的细腻心理。随后,“春深旧乡梦,岁晚故交情”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于老朋友的情谊。

“一别浮云散,双瞻列宿荣”写出了离别后的孤独和仰望星空中的自我安慰。“螭头阶下立,龙尾道前行”则是诗人对自己不懈追求的坚持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封事频闻奏,除书数见名”表明了诗人对官场消息的关注和仕途上的种种经历。“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则是他对于同僚朋友宽厚待人的态度以及平实做人的立身处世之道。

“漏尽鸡人报,朝回幼女迎”描绘了夜深人静中听闻鸡鸣和早晨返回家中的温馨场景。“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则是对远方朋友白司马的关切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友谊、仕途以及衰老的深刻感悟,是一篇充满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霜红二林叶,风白九江波。

暝色投烟鸟,秋声带雨荷。

马闲无处出,门冷少人过。

卤莽还乡梦,依稀望阙歌。

共思除醉外,无计奈愁何。

试问陶家酒,新篘得几多。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秋月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

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

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

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

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秋池独汎

萧疏秋竹篱,清浅秋风池。

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

皮上有野叟,手中持酒卮。

半酣箕踞坐,自问身为谁。

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

悠然意自得,意外何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寄微之十二韵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

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

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

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

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

馀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

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

饥啼春谷鸟,寒怨络丝虫。

览镜头虽白,听歌耳未聋。

老愁从此遣,醉笑与谁同。

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

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