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

焦山腴秀压金山,江娥江上堆云鬟。

寺里有山山有寺,一台二妙谁能删。

中流容与云霞现,船头俯仰江山面。

及停江时不见山,寺门缭绕青山甸。

入寺寻幽众妙多,楼台倒影江心波。

鱼龙跃浪吞青壁,赑屃凌霄挂碧萝。

偶过枯木堂,忽见名士迹。

四面新诗碑,一庭古法石。

山中最古是焦先,瓜庐虽渺有云烟。

登峰寻得三诏洞,访胜漫结六朝缘。

瘗鹤铭,鼋獭窟,出水入水旋浮没。

亭前鹤魄不可招,江上鼍风飘忽忽。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以“焦山腴秀压金山,江娥江上堆云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焦山的秀丽与磅礴,将山与水的交融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寺里有山山有寺,一台二妙谁能删”则赞美了焦山寺庙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存的景象。

“中流容与云霞现,船头俯仰江山面”描绘了在江中航行时,云霞与山水相映成趣的壮观景象。“及停江时不见山,寺门缭绕青山甸”则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突出了焦山的神秘与深邃。

“入寺寻幽众妙多,楼台倒影江心波”表现了诗人深入探索寺庙,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与艺术之美。“鱼龙跃浪吞青壁,赑屃凌霄挂碧萝”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偶过枯木堂,忽见名士迹。四面新诗碑,一庭古法石”展示了焦山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山中最古是焦先,瓜庐虽渺有云烟”赞颂了焦山的历史人物焦先及其留下的文化遗产。

最后,“登峰寻得三诏洞,访胜漫结六朝缘”表达了诗人对焦山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探索的热爱。“瘗鹤铭,鼋獭窟,出水入水旋浮没。亭前鹤魄不可招,江上鼍风飘忽忽”则以鹤、鼋、鼍等自然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焦山的神秘与灵动。

整首诗通过对焦山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鹤林寺入山得竹林寺

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

入山洞壑殊,岩头露佛髻。

法锡六朝来,香烟未衰替。

遥望戴公崖,招隐踪可继。

寺前万绿深,殿后众山蔽。

一僧立云峦,人面山光翳。

日暮飞鸟归,我亦不留滞。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初到镇江

青山拥人面,杨柳连江口。

山自六朝时,我来六朝后。

金碧压江南,雄秀压江右。

借问京口兵,何如京口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镇江城南玉夹山

日暝黄鹄山,何处戴颙宅。

山岚不见人,泉声出涧石。

回望献花岩,不见招隐寺。

杳杳林皋山,孤云与我至。

形式: 古风

出入镇江城

华街秋色满,不见满州营。

出入西南郭,回环铁瓮城。

晚来游夹山,朝来游北固。

今节值双十,提灯满街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