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

天下更无双,无知无所长。

年颜李文爽,风度贺知章。

静坐多茶饮,闲行或道装。

傍人休用笑,安乐是吾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世上再无出类拔萃之人,无人能兼备所有优点。
他的容貌如李文爽般清秀,气质如同贺知章般风雅。
他常常静坐品茗,闲暇时身着道袍漫步。
旁人无需嘲笑,因为内心的安宁快乐就是我的归宿。

注释

更无双: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无知无所长:没有缺点,无所不能。
年颜:容貌。
李文爽:形容人物清秀。
风度:气质。
贺知章:唐代诗人,以风度著称。
静坐:静静地坐着。
茶饮:品茶。
闲行:闲暇时散步。
道装:道士的服装。
傍人:周围的人。
笑:嘲笑。
安乐:安宁快乐。
吾乡:我的故乡,内心深处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自咏之作,他以自我形象为题材,展现了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态度。首句“天下更无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独特性与无人能及的自信,暗示他的才情或人格独一无二。接下来的“无知无所长”看似自谦,实则寓言自己不拘于世俗知识,追求内心的纯粹和无为。

“年颜李文爽,风度贺知章”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唐朝的两位名人——李文爽和贺知章,前者以清雅著称,后者以风流倜傥闻名,以此描绘自己的气质和风采。诗人喜欢静坐品茗,“多茶饮”体现了他的恬淡生活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闲行或道装”进一步展现了他的闲适与超脱,穿着道家服饰在闲暇时漫步,流露出对道家思想的亲近。最后两句“傍人休用笑,安乐是吾乡”,诗人劝告旁人不必嘲笑他的生活方式,他认为内心的安乐才是真正的故乡,表达了他对精神自由和内心满足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述,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与自在的隐士形象,展现了邵雍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自述二首(其二)

陆海卧龙收爪甲,辽天老鹤戢毛衣。

难攀骐骥日千里,易足鹪鹩巢一枝。

最好朋侪同放适,博高台榭与登跻。

云山胜处追寻遍,似我清闲更有谁。

形式: 七言律诗

自述二首(其一)

何者堪名席上珍,都缘当日得师真。

是知佚我无如老,惟喜放怀长似春。

得志当为天下事,退居聊作水云身。

胸中一点分明处,不负高天不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遣

读书忘岁月,人竞笑蹉跎。

但得甘旨足,宁辞辛苦多。

龙泉去铓刃,蜗角亦风波。

知我为亲老,不知将谓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至福昌县作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

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