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十七)

傲吏坐漆园,悟得逍遥理。

想像南华仙,似假北溟翅。

鶤鹏息六月,天地乃一指。

觉与蝶同蘧,梦随髅共语。

嗟余竟内累,愧彼云中志。

胡不瓠浮江,甘同鸱嚇鼠。

平生大侠骨,岂是折腰具。

拊髀友鸿蒙,据梧齐惠子。

清风入修竹,洒尽诸苦趣。

凉露可濯缨,不借西江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感遇(其十七)》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头“傲吏坐漆园,悟得逍遥理”,描绘了一位高傲的官吏坐在漆园中,领悟到了逍遥自在的生活之道。接着,“想像南华仙,似假北溟翅”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与南华仙一同飞翔于北溟之上,体验自由与超脱。

“鶤鹏息六月,天地乃一指”运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鶤鹏的翱翔与短暂的六月相比,暗示了宇宙之大与个体之渺小,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理解。接下来,“觉与蝶同蘧,梦随髅共语”则进一步探讨了梦境与现实、自我与他者的界限,以及生命的无常与虚幻。

“嗟余竟内累,愧彼云中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束缚的感慨,以及对云中志向的向往与自责。最后,“胡不瓠浮江,甘同鸱嚇鼠”以瓠浮江的比喻,象征着诗人愿意像瓠一样随波逐流,甘愿成为鸱嚇鼠一样的存在,追求一种更为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

“平生大侠骨,岂是折腰具”表明诗人一生崇尚侠义精神,不愿屈服于世俗的权势与压力。结尾“拊髀友鸿蒙,据梧齐惠子”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与智者为友,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和谐。“清风入修竹,洒尽诸苦趣”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解脱。“凉露可濯缨,不借西江水”则以凉露洗涤心灵的比喻,强调了无需外在的物质或力量,内心的纯净与满足即可达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其一)

据地酣歌笑四豪,诗情酒态忆吾曹。

坐来夜雨衙斋冷,望去春风马首高。

白眼未清游侠骨,朱弦宁向众人操。

燕台重价需千里,莫问囊中金错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其二)

旅食西风几问津,丈夫行李未全贫。

怀来白壁聊披褐,袖有苍精岂傍人。

痛饮且歌燕市筑,振衣休染洛京尘。

安危异日须吾辈,折得名花不当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夕闺怨二首(其一)

永夜西风减带围,凉回谁为寄征衣。

楼前泪迸双星落,客子蓬随一叶飞。

袖里有书裁锦字,梦中无路到金微。

平生幸未偷灵药,斜月何心入绛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夕闺怨二首(其二)

露浸重帘知夜长,啼残银烛吊寒螀。

坐深错认身为石,愁绝翻惊雨变旸。

鸿雁天边音更杳,蘼芜山下径全荒。

木兰誓欲从军去,不信军中气不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