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岳阳废楼寒眺

耄柳藏烟,髡芜待雪,湖天秋意难禁。

正落潮新岸,睡冷沙禽。

倚槛慵抬望眼,怎能穿这段阴阴。

愁来也、原无避处,况是登临。

沉吟水边,胜赏已不见,高楼倒影波心。

叹神弦仙笛。一样销沉。

人在吴头楚尾,对孤云时序侵寻。

还添个、潇湘雁儿,九辨遗音。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景的画面,通过对老龄柳树和秃芜之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萧瑟而寂寥的氛围。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的禽鸟似乎也在寒冷中沉睡,诗人倚着栏杆,却无法穿透那阴郁的天空,流露出深深的愁绪。他感叹美景不再,高楼倒映在水中,如同昔日的神弦仙笛般消逝。身处吴楚交界之地,诗人面对孤云和时光的流逝,更增添了思乡之情,联想到湘江边的雁阵,仿佛听到了古老的《九辩》遗音。整体上,这首词以岳阳废楼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

水拖裙,山拥髻,相对夕阳中。暮霞无奈似芙蓉。

皮偏向楚天红。江岸幽,频极目。指点几间茅屋。

女儿生小住堤边。消受绿杨烟。

形式:

念奴娇.乘月江行

楚天空阔,尽收入、四扇船窗非小。

柔橹声中浑不让,七里桐庐放棹。

水欲无烟,山疑有雪,原不因霜缟。

乾坤清气,此时归我长啸。

明日鼓角黄州,英雄词客事,只供凭吊。

江月依然,应念我、不似当时年少。

长笛家山,短篷身世,写出凄凉照。

惊他飞雁,芦边误认初晓。

形式:

庆春宫.桃花夫人庙

帝子湘花,女郎山木,倩魂休叹无归。

润脸烘霞,酥胸映雪,空留玉座苔衣。

搓红汉水,尚染出年年夕晖。

一般流恨,分付春潮,莫到蟂矶。楚宫泯灭全非。

剩命比西施,名过南威。

旧国鹃啼,新人燕笑,东风搁泪慵飞。

沉香妖艳,问何似伤心马嵬。

弄珠月侣,荐枕云神,小队依稀。

形式:

念奴娇.夜游赤壁,用坡翁元韵谱之

霸图销尽,问江上、犹剩当年何物。

不死英雄,凭仗此、吴楚中间石壁。

铜雀无春,赤乌无火,飞起芦花雪。

烟涛万顷,白鸥独立奇杰。

还想坡老扁舟,携尊来吊古,狂歌初发。

文字精神,都写入、月色江声难灭。

我亦登临,高寒浑不管,天风吹发。

题辞未敢,兹游聊记年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