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桃花夫人庙

帝子湘花,女郎山木,倩魂休叹无归。

润脸烘霞,酥胸映雪,空留玉座苔衣。

搓红汉水,尚染出年年夕晖。

一般流恨,分付春潮,莫到蟂矶。楚宫泯灭全非。

剩命比西施,名过南威。

旧国鹃啼,新人燕笑,东风搁泪慵飞。

沉香妖艳,问何似伤心马嵬。

弄珠月侣,荐枕云神,小队依稀。

形式:

鉴赏

这首《庆春宫·桃花夫人庙》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桃花夫人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感慨。词中通过描绘帝子湘花、女郎山木的形象,以及与楚宫、西施、南威等历史人物的关联,展现了桃花夫人凄美的故事。

"倩魂休叹无归",开篇即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哀愁,暗示桃花夫人魂魄无法回归故土。接下来的"润脸烘霞,酥胸映雪",运用生动的色彩描绘,展现出夫人的美貌,然而"空留玉座苔衣"则揭示了她的孤独与荒凉。"搓红汉水,尚染出年年夕晖",进一步渲染了夫人的悲剧色彩,将她的哀愁融入自然景观之中。

"一般流恨,分付春潮,莫到蟂矶",表达了诗人希望春潮带走夫人的哀愁,但又担心它会涌向蟂矶,那里或许仍有她的痕迹。下文"楚宫泯灭全非",暗示了历史的无情,而"剩命比西施,名过南威"则强调了夫人的名声虽存,但命运却不如人意。

"旧国鹃啼,新人燕笑",通过对比旧日的哀歌与今日的欢笑,表达对桃花夫人命运的惋惜。"东风搁泪慵飞",东风象征着时光流逝,夫人的泪水在春风中凝固,不愿离去。"沉香妖艳",是对夫人的赞美,"伤心马嵬"则暗指她的悲剧与杨贵妃相似。

最后,"弄珠月侣,荐枕云神,小队依稀",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静的画面,仿佛夫人的幽灵仍在月夜中轻舞,寄托了词人对桃花夫人永恒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桃花夫人的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哀愁。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夜游赤壁,用坡翁元韵谱之

霸图销尽,问江上、犹剩当年何物。

不死英雄,凭仗此、吴楚中间石壁。

铜雀无春,赤乌无火,飞起芦花雪。

烟涛万顷,白鸥独立奇杰。

还想坡老扁舟,携尊来吊古,狂歌初发。

文字精神,都写入、月色江声难灭。

我亦登临,高寒浑不管,天风吹发。

题辞未敢,兹游聊记年月。

形式:

青玉案.小姑山

天人玉立妆初试。只一片,云为婢。

娥月映来同不字。

无媒也好,无郎也好,没个堪相配。

妆楼绝顶藏空翠。淡扫蛾眉朝上帝。

小镜吴波照梳髻。

乔家姊妹,蒋家兄妹,都住江南地。

形式:

满江红.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

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

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高七尺,伸腰抵。

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

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形式:

采桑子.江行写怀,敬步家大人见忆韵

江程也似容园景,远树如洲。小屋如舟。

不到天涯不信愁。雁儿引得人回望,行尽吴头。

费尽湘眸。细雨梅花上舵楼。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