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偶作五首(其二)

叨叨林鸟啼,披衣中夜坐。

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

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

念之永不忘,门开少来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拨弄炉火时的内心世界。首句“叨叨林鸟啼”以鸟鸣声起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披衣中夜坐”则直接点明了时间与人物状态,诗人于深夜披衣而坐,似乎在等待或思考着什么。

“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拨动炉火,仿佛是在探索生命的意义,追求精神的解脱。这里的“穷神归破堕”,可能暗含着对世间一切虚妄的洞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清醒认识与孤独感。他认为事物虽明了,但人们往往迷失其中;音乐虽美妙,却难以被理解或共鸣。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真知灼见的珍视。

最后,“念之永不忘,门开少来过”表达了诗人对某些深刻体验的铭记,以及对来访者的期待与渴望。这既是对过往经历的珍视,也是对未来可能相遇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复杂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独坐、拨火悟道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对人生真谛的探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门偶作五首(其三)

呜呜鼯鼠啼,时人皆不喜。

得意即相呼,意去当自止。

吉凶由之生,吾未见其理。

此言如未闻,大梅有宗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龙门偶作五首(其四)

初夜凉生早,微云卷太空。

灯悬松竹露,帘捲薜萝风。

可笑千年事,能将一念通。

相逢禅客间,细细话吾宗。

形式: 五言律诗

龙门偶作五首(其五)

每念心中事,频开掌内珠。

欲凭天上雁,待寄水中鱼。

此意终难写,斯言不可书。

含毫竟寂寞,绕屋树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题灵光台壁(其一)

吾初欲作真常语,更恐真常暗流注。

不如不语人共知,人欲知之反劳虑。

崖头浮图示其相,台上野云飞不住。

周游独步或可追,锦绣谷中归舍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