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
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道边沧浪水流、石头蒙尘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两句设置了一个历史悠久而又被人遗忘的地方氛围。这里的“沧浪”既可以指具体的地名,也可以理解为时间长河的涌动和变迁。而“古道”则象征着往昔岁月的痕迹,石头覆盖尘土,显示出这条道路已经很久没有人行走。
接着,“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沧浪峡”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状态或心灵所居之地。而“谁为无事人”则是在问,在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到底是谁能够做到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独享宁静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不详
松杉风外乱山青,曲几焚香对石屏。
空忆去年春雨后,燕泥时污太玄经。
石桥春涧已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
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犬入五云音信绝,凤楼凝碧悄无声。
焚香古洞步虚夜,露湿松花空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