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时行李只携琴,更带奚奴作伴行。
所谓伊人何所似,漪漪涧水一般清。
这首诗是王义山的《送丁直谅赴西涧山长(其二)》,创作于宋末元初。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去时行李只携琴,更带奚奴作伴行。”这两句描绘出朋友离别时的情景,只带着琴和随身的仆人奚奴同行,给人一种淡泊明志、清高脱俗的感觉。琴在古代不仅是音乐的载体,也象征着文化修养和情操,因此只携琴而行,显示出朋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重视。
“所谓伊人何所似,漪漪涧水一般清。”这里借用了《诗经·国风·卫风·硕人》中的“所谓伊人兮”来表达对朋友的赞美。将朋友比作清澈见底的涧水,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朋友的清白与高洁,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品格的深切赞赏和不忘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简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详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云无心出未为非,鸟倦方还毋乃迟。
只为当初欠归早,教人枉费和陶诗。
猿鹤才闻归去来,便呼僮仆扫柴扉。
如何出市见车马,惹起他心悔著归。
儿女来前痛别离,遗言埋骨用深衣。
当家曾把僧衣葬,谁识平生此意微。
犹记琼林锡宴时,平轩折得好花归。
而今花与人何在,日暮江东云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