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祠

灵格移鄈上,洪流圯故宫。

事同沦泗鼎,时接堕天弓。

古木千章尽,层楼百尺空。

地维疑遂绝,皇鉴岂终穷。

髣髴神光下,昭回治象通。

雄才应有作,洒翰续秋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后土祠的景象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思。

"灵格移鄈上,洪流圯故宫。" 开篇即以“灵格”、“洪流”、“圯故宫”描绘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王朝的兴衰更替。

"事同沦泗鼎,时接堕天弓。" 这两句进一步将历史事件与自然现象相联系,以“沦泗鼎”、“堕天弓”比喻重大历史事件,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古木千章尽,层楼百尺空。" 描绘了后土祠周围环境的荒凉与空旷,古木凋零,高楼空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沉寂与哀愁。

"地维疑遂绝,皇鉴岂终穷。" 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深思,似乎在探讨大地是否真的断裂,帝王的洞察力是否永远有限,充满了对宇宙与人生奥秘的追问。

"髣髴神光下,昭回治象通。" 在这荒凉与沉寂中,似乎有神光显现,照亮了治理的图景,暗示着希望与光明的存在。

"雄才应有作,洒翰续秋风。" 最后两句寄寓了对卓越人才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秋风一样,带来变革与新生,继续书写历史的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自然、人性以及未来的深刻洞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一)

旧府荒城内,颓垣只四门。

先朝曾驻跸,当日是雄籓。

綵帛连楼满,笙歌接巷繁。

一逢三月火,惟吊国殇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二)

落日林胡夜,南风盛乐春。

地当天北极,山是国西邻。

冠带中原隔,金缯异域亲。

武灵遗策在,犹可制秦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三)

骏骨来蕃种,名荼出富阳。

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蹴地秋云白,临垆早酎香。

和戎真利国,烽火罢边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四)

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

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

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

独馀京雒叟,终日戍楼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