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

起来袖手怯寒添,冷落文楸掩玉奁。

燕子池塘春雨细,杏花庭院晓风尖。

酒酲未解便攲枕,香炷初熏密下帘。

百五数来能几日,黄金柳色已侵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双手揣在袖中畏惧寒冷,文房里的棋盘和玉盒都显得冷清。
燕子在春雨中轻盈地飞过池塘,杏花在庭院里迎着清晨的微风摇曳。
酒醉还未消散就倚着枕头,香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窗帘悄悄放下。
离端午节还有多少日子呢?金黄的柳叶已经爬上了屋檐。

注释

袖手:双手揣在袖中。
怯寒:畏惧寒冷。
文楸:文房里的棋盘。
玉奁:玉制的盒子。
燕子:春天的鸟儿。
池塘:水塘。
杏花:春天的花朵。
晓风:清晨的微风。
酒酲:酒后的困倦。
攲枕:倚着枕头。
香炷:香炉中的香。
密下帘:悄悄放下窗帘。
百五:指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数来:计算。
黄金柳色:金黄色的柳叶。
侵檐:爬上了屋檐。

鉴赏

这首宋诗《春日即事》是周端臣所作,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情景。首句“起来袖手怯寒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春寒料峭中起身的动作,透露出一丝慵懒和对寒冷的敏感。接着,“冷落文楸掩玉奁”写出了书房的寂静,砚台闲置,女子的妆奁也被轻轻掩上,暗示着春日的闲适与闺房的静谧。

“燕子池塘春雨细,杏花庭院晓风尖”两句,通过燕子、春雨和杏花等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清新。燕子在细雨中穿梭,杏花在晨风中摇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酒酲未解便攲枕,香炷初熏密下帘”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酒醒后还未完全清醒,就斜倚在枕头上,帘幕低垂,香烟袅袅,营造出一种慵懒而又享受的氛围。

最后,“百五数来能几日,黄金柳色已侵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光易逝,转眼间黄柳已爬上屋檐,提醒人们珍惜春日的美好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宋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体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107)

周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字:彦良
  • 号:葵窗
  • 籍贯:建业(今南京)

相关古诗词

送翁宾旸之荆湖

君不见司马子长志横秋,少年足迹不肯休。

胸中盘屈奇伟气,笔力直与造化侔。

又不见杜陵子美夸壮游,一身几走半九州。

吟怀吐纳天地秀,作为篇章光斗牛。

君今去去几千里,匣剑囊书赴知己。

知己从来素有情,投机之会趋功名。

功名岂有作能致,莫辞跋涉长江行。

长江四月南风起,武昌鱼饮秦淮水。

南风不久又西风,食鱼休忘鲈鱼美。

天涯别梦思城东,何日一樽重与同。

草桥夜醉月明下,桃关晴吟春色中。

不堪蜀魄相催去,却怜樯燕相留住。

一片离情去住间,正是游人肠断处。

荆湖右道分南北,势与中原岂悬隔。

五湖膏血互吞噬,万里烟尘入谋画。

莫如子长子美但能事文章,蚤归来献平戎策。

形式: 古风

读党籍碑

党籍碑成国步屯,忠臣埋没瘴乡尘。

兴衰未必皆关数,治乱由来实在人。

雷昔震陵天已怒,石今漫灭世尤珍。

九原难叫诸贤起,一掬伤心泪染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虚室

虚室似僧房,蒲团倚竹床。

半窗红日影,一阵紫兰香。

诵熟閒居赋,书成急就章。

数朝门不出,过却几春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籍田

国典斯为重,亲耕示不轻。

诏涓正月吉,躬率百僚行。

奉礼仪脩献,司农器具呈。

储胥严武备,卤簿肃文明。

北阙班春早,东郊贺雨晴。

青坛晨气润,紫陌晓寒清。

玄武移天仗,钩陈出帝城。

停云依别殿,翔鸟避行营。

十二苍龙驾,三千白虎兵。

园花迎翠辇,田柳拂霓旌。

少皞陈圭瓒,先农荐特牲。

绀辕萦黛耜,苍佩映朱纮。

俯讲三推礼,祗勤万乘情。

艰难均土庶,次第及公卿。

海寓瞻秋稔,山川庆礼成。

岂惟知稼穑,况乃奉粢盛。

祈岁稽豳雅,因时昉舜耕。

顾严天下劝,非侈国人荣。

芸史观先烈,桑枢叹晚生。

何当蒇熙事,夷夏颂隆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