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拄上风烟脚力顽,华亭深入翠微寒。
千岩万壑争呈秀,独指中峰一柱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翠微亭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拄上风烟脚力顽”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一步步踏过风烟,努力向上攀登的情景。接着,“华亭深入翠微寒”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华亭,更通过“深入翠微寒”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略带凉意的自然氛围,暗示着翠微亭所在之地的幽静与清冷。
“千岩万壑争呈秀”则是一幅群山竞秀的画面,无数的山岩和山谷在诗人眼中竞相展示其独特的美丽,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最后,“独指中峰一柱看”将视角聚焦于翠微亭所在的中峰,强调了此处的独特与重要,仿佛中峰的一柱是整个山脉的灵魂,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与凝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徐州评词名演员。18岁随苏北大鼓艺人张绍聘学艺,后改说评词。民国初年,成为苏北书坛“八大将”之一。看家书目为《七侠五义》、《小五义》。他说书语言诙谐幽默,长于表演。《小五义》中的主人公徐良被他说演得活灵活现,听众誉他为“活徐良”。为人刚直不阿。台风正派,演出冬穿长袍,夏穿大褂,一丝不苟。晚年说书仍声若洪钟
编茅结屋附琳宫,索价何高少室同。
妙黑流传天上去,一山松竹独吟风。
山川无古亦无今,只在游人得趣深。
洗耳屏除筝与笛,来贤几个是知音。
道人心迹已双清,更挹寒泉涤俗情。
徙倚虚亭无一事,笑予尘土满冠缨。
神刻鬼凿石为门,九锁回环隐帝阍。
斸药采芝寻古路,清泉能漱乌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