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杂歌(其四)

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

纵有《茶经》无陆羽,空教煎白老僧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漪澜堂下的流水不断流淌,日复一日,游客络绎不绝。诗人感慨即使有《茶经》这样的经典,却没有像陆羽那样的品茶大师来指导,只能让僧人徒然地煮茶,仿佛只为白开水般寡淡。通过惠山的场景,诗人寓含了对传统文化无人传承的遗憾,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淡淡哀愁。邵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杂歌(其五)

登登山路转山阿,须向仙人洞口过。

涧水满时青草短,岩花深处白云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惠山杂歌(其六)

南祠忠定北文襄,千古青山两瓣香。

莫问前朝松柏树,祗今何处有甘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八月二十九日门人华云来自汪司成器之所致吾师少师西涯先生之讣哭已有作

忽自司成得讣音,燕山湘水夜沈沈。

百年恩义师兼父,千载文章古在今。

无路可奔空缟素,有身堪铸乏黄金。

京华北斗遥瞻处,泣对朱弦欲毁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越明日寝哭后作

别公已分见无期,不谓伤心在此时。

再致语将茎露酒,两知音托惠泉诗。

山中几杖操今远,雪里门墙立故迟。

最是寿筵宾客散,西风吹雨夜凄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