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婆岭

沙径窄无轵,盘屈一线通。

掣肘交呀石,碍步纷蒙茸。

匐行怆神气,高日逼午红。

上岭马缒栈,下岭云堕空。

敛心试危步,微爽振海风。

及兹悲孝女,哀响啼狖狨。

弱魂恋黄草,愁霾惨不封。

馀贞化枯石,突兀低向东。

耿理在天地,冠弁惭称雄。

箐瘴滃然起,夕色明远峰。

揽衿生默感,迢迢奚适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婆岭的崎岖险峻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路狭窄弯曲,仿佛仅一线通达,行走其间,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仿佛被石块和茂密的植被所阻碍。阳光高照,热力逼人,马匹在山岭间攀爬,云朵在下方飘荡,形成一幅动态的山岭画卷。

诗人通过“上岭马缒栈,下岭云堕空”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山岭的高低起伏,还巧妙地将马匹与云朵置于其中,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接着,“敛心试危步,微爽振海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险境时的谨慎与内心的平静,以及在艰难跋涉后感受到的微小却令人振奋的清爽,仿佛海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上,而是转向了对孝女的哀悼与同情。“及兹悲孝女,哀响啼狖狨”,孝女的故事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哀伤,她的声音如同猿猴与狨猴的啼叫,在山谷间回荡,充满了悲痛与无奈。

孝女的形象与婆岭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凸显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诗人通过“弱魂恋黄草,愁霾惨不封”这两句,表达了对孝女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无情的感慨。

最后,“馀贞化枯石,突兀低向东”描绘了孝女的坚贞不屈最终化为岩石,矗立在山岭之上,面向东方,象征着她灵魂的永恒与不朽。诗人在此处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孝女的精神与婆岭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

“耿理在天地,冠弁惭称雄”则表达了诗人对孝女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反思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孝女的坚毅与婆岭的壮丽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动与思考。

“箐瘴滃然起,夕色明远峰”描绘了傍晚时分,山林间的瘴气弥漫,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峰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孝女故事背景的渲染,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揽衿生默感,迢迢奚适从?”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疑惑,面对如此壮丽而又充满哀伤的景象,他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这一问,既是对孝女故事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送婆岭》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旅,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人性光辉与自然法则之间深刻关系的探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创作出了一首既有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砦子山

鲸川势南下,拒浪出斗城。

城孤兀天石,瞰碧何亭亭。

背山千百灶,藉以作卫屏。

缘险供遐览,掌握无遁形。

蛟虎两门户,夺隘追粤舲。

万里去一色,北极入眦平。

层霄炯丹日,跋浪无游鲸。

边羌久贴附,防春安庸兵?

形式: 古风

再叠叶十四茂才见寄韵二章(其一)

燕许文章巨笔存,峥嵘气格压岑温。

尽教雄辨惊高座,始信宗工出匠门。

晓阁雠书芸叶乱,夕堂试剑烛花昏。

太邱池馆经年别,何日论诗共一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再叠叶十四茂才见寄韵二章(其二)

虚庭漠漠半弓苔,上有寒花几树开。

料我清閒何水部,远思倜傥李山才。

临风横笛感无尽,冒雪骑驴今或来。

知否离人念家室,诗心消瘦到窗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古剑

白尽龙髯夜欲鸣,寒芒熠熠逼三清。

英雄自昔几人遇,恩怨到今何日平?

尚有血痕馀黯惨,久销铁气转光明。

珠堂宴罢一回舞,多少边关风雪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