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州宅双莲

绿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

镜中比并新妆后,风际携扶欲舞时。

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

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筠州州宅双莲》,描绘了筠州州宅池塘中两朵莲花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莲花的形态和动态生动地展现出来。

"绿盖红房共一池",开篇便描绘了莲叶如碧绿的伞盖,莲花似红色的小屋,共同映衬在清澈的池水中,色彩鲜明,富有生机。

"一双游女巧追随",引入了两位女子的动态,她们轻盈地在莲花间穿梭,仿佛被莲花的美吸引,巧妙地与之相伴,增添了画面的趣味和活力。

"镜中比并新妆后,风际携扶欲舞时",通过比喻,写出了莲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同女子精心打扮后的模样,而微风吹过,莲花摇曳,仿佛在风中起舞,展现了莲姿的娇媚与灵动。

"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进一步描绘了莲花从含苞待放到绽放的过程,露珠下的花蕊悄然开放,香气更浓,而面对逐渐衰老的莲蓬,诗人仍犹豫是否要折下,流露出对莲花凋零的惋惜之情。

"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最后以赞美画家的技艺结束,他们能忠实地捕捉莲花的神韵,将这自然之美定格在画卷上,让观者得以长久欣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筠州双莲的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简学中诸生

泮水秋生藻荇凉,莫窗灯火乱萤光。

图书粗足惟须读,菽粟才供且自强。

羽籥暗催新节物,弦歌不废近诗章。

腐儒最喜南迁后,仍见西雍白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

来时稻叶针锋细,去日黄花黍粒粗。

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

青山片片添红叶,渌水星星照白须。

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雎阳五老图

贤才冠世得优閒,免向金门老赘冠。

颂德华名盈满轴,规章文献表穹桓。

宦家有道生忠烈,夷夏初宁谏齿寒。

正是紫微垣里客,如今列上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过登封阎氏园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

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

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

犹嫌近官道,轣辘听车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