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

来时稻叶针锋细,去日黄花黍粒粗。

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

青山片片添红叶,渌水星星照白须。

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季节变化和自身心境。首联通过"来时稻叶针锋细,去日黄花黍粒粗",形象地展现了从初夏到秋收时节的物候变迁,暗示时光流转,岁月如梭。

颔联"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患病期间未能尽职的自责,以及对丰收年景能给农民带来喜悦的欣慰之情。这里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胸怀。

颈联"青山片片添红叶,渌水星星照白须"则以自然景色烘托出诗人老去之态,青山红叶象征着生命的更迭,绿水白须映照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尾联"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但仍希望能继续学术工作,但视力衰退使他无法再专注于繁琐的校对工作,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沉,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雎阳五老图

贤才冠世得优閒,免向金门老赘冠。

颂德华名盈满轴,规章文献表穹桓。

宦家有道生忠烈,夷夏初宁谏齿寒。

正是紫微垣里客,如今列上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过登封阎氏园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

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

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

犹嫌近官道,轣辘听车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许州留别顿主簿

洛寺相从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

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簟连床夜雨喧。

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

遥知别后都如梦,赖有君诗一一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三首(其三)

壁毁丹青在,移来殿庑深。

赋形惊变态,观佛觉无心。

旌旆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风流出吴样,遗法到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