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秀才

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

孤帆夜别潇湘雨,广陌春期鄠杜花。

灯照水萤千点灭,棹惊滩雁一行斜。

关河万里秋风急,望见乡山不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多次献礼也无法掩盖美玉的瑕疵,我带着书剑踏上遥远的旅途。
独自在夜晚乘船告别潇湘的雨,期待春天在鄠杜大道上与花朵相约。
萤火虫的光亮照在水面,成千点灯火瞬间熄灭,划桨声惊飞了滩边的一行大雁。
万里关河秋风急促,遥望家乡的山峦却无法归去。

注释

三献:多次献礼。
无功:无法改变。
玉有瑕:美玉也有瑕疵。
携:带着。
书剑:书籍和剑,象征着知识和武艺。
客天涯:远行到远方。
孤帆:孤独的船只。
潇湘雨:潇湘流域的雨。
广陌:广阔的道路。
春期:期待春天的到来。
鄠杜花:鄠杜两地的花朵,代指美好的景色。
灯照水:灯光照在水面上。
萤千点:成千的萤火虫。
灭:熄灭。
棹惊:划桨声惊动。
滩雁:滩边的大雁。
关河万里:万里关河。
秋风急:秋风猛烈。
乡山:家乡的山。
不到家:不能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和心境。开篇“三献无功玉有瑕”,意指曾经多次向权贵进献宝玉,但因玉石中有瑕疵而未受青睐,象征着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失落。紧接着“更携书剑客天涯”,则表明诗人尽管遭遇挫折,却依然怀抱着自己的学问(书)与志向(剑),准备继续过着游子之生活,到达天涯海角。

“孤帆夜别潇湘雨”中的“孤帆”形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扬帆离别的孤独感受。潇湘雨,则增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愁。“广陌春期鄠杜花”中,“广陌”指的是宽阔的田野,而“鄠杜花”可能是某种特定地方的花卉,这里用来描绘春天到来的景象,诗人心中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自然的留恋。

接下来的“灯照水萤千点灭”、“棹惊滩雁一行斜”,则是通过对夜晚灯光与水面萤火虫闪烁的描写,以及船桨搅动水面的声音惊起飞鸟的动态,勾勒出诗人在夜航中的孤独和不安。

最后,“关河万里秋风急”、“望见乡山不到家”,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与渴望。在万里长途上,秋风凛冽,而诗人虽能望见心中所向往的乡山,却又无法到达,那种对家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是多么深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以及对友情、故土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别张秀才

不知何计写离忧,万里山川半旧游。

风捲暮沙和雪起,日融春水带冰流。

凌晨客泪分东郭,竟夕乡心共北楼。

青桂一枝年少事,莫因鲈鲙涉穷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别表兄军倅

卢橘花香拂钓矶,佳人犹舞越罗衣。

三洲水浅鱼来少,五岭山高雁到稀。

客路晚依红树宿,乡关朝望白云归。

交亲不念征南吏,昨夜风帆去似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听歌鹧鸪辞

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

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岭头人未归。

响转碧霄云驻影,曲终清漏月沈晖。

山行水宿不知远,犹梦玉钗金缕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吴门送客早发

吴歌咽深思,楚客怨归程。

寺晓楼台迥,江秋管吹清。

早潮低水槛,残月下山城。

惆怅回舟日,湘南春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