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从兄郜

展翅开帆秪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

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

若许死前恩少报,终期言下命潜通。

临岐再拜无馀事,愿取文章达圣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展开翅膀扬起帆只等风来,吹捧成功的事情自古以来都一样。
已经呼唤离群的大雁回归队伍,远胜过被困在车辙中的干鱼。
如果允许在死前少许回报恩情,最终期望在言语中暗通心意。
面临分别再次拜别没有其他事情,希望我的文章能传达给圣明的君主。

注释

展翅:张开翅膀。
开帆:扬起船帆。
秪待:只等待。
风:这里指机遇。
吹嘘:吹捧,这里指促成。
成事:事情成功。
已呼:已经呼唤。
断雁:离群的大雁,比喻孤独的人。
归行里:回到队伍中。
全胜:远远超过。
枯鳞:干枯的鱼,比喻困境中的人。
辙中:车辙之中,比喻困境。
若许:如果允许。
死前:临死之前。
恩少报:少许回报恩情。
终期:最终期望。
言下:言语之中。
命潜通:心意暗中相通。
临岐:面临分别,岐是岔路,代指分别。
再拜:再次拜别。
无馀事:没有其他事情。
文章:诗文、著述。
达圣聪:传达给圣明的君主,圣聪指君主的英明听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别从兄郜》。诗中充满了对远行兄长的不舍与祝愿,以及诗人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展翅开帆秪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

这里,诗人以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一种等待时机、蓄势待发的情景。"展翅开帆"象征着准备起航,而"秪待风"则是在等待适宜的风向来推动这次航行。"吹嘘成事古今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相同规律的认知,暗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成功都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

"已呼断雁归行里,"

这一句中,"已呼"意味着已经到了某个时刻,而"断雁"则是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常用来比喻旅人或离别之情。"归行里"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与乡愁。

"全胜枯鳞在辙中。"

这里的"全胜"可能是指兄长所取得的成就,而"枯鳞"则形象地比喻了车轮碾压过的路面,暗示兄长成功的足迹已经深入人们心中。

"若许死前恩少报,终期言下命潜通。"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在生命结束之前能够有所回报,而"终期言下"则是指临终之时的遗言或是一生中的承诺,"命潜通"可能意味着希望这些承诺能够得到理解和传达。

"临岐再拜无馀事,愿取文章达圣聪。"

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兄长的再次告别,以及心中没有其他挂念。"愿取文章达圣聪"则是诗人的自我期许,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够达到圣贤级别,让自己的作品被人们所理解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不舍与祝愿,以及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别胡中丞

二年朝夜见双旌,心魄知恩梦亦惊。

幽贱粗能分菽麦,从容岂合遇公卿。

吹嘘若自毫端出,羽翼应从肉上生。

却恨此身唯一死,空将一死报犹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喻凫

知心似古人,岁久分弥亲。

离别波涛阔,留连槐柳新。

蟆陵寒贳酒,渔浦夜垂纶。

自此星居后,音书岂厌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君不来

闲花未零落,心绪已纷纷。

久客无人见,新禽何处闻?

舟随一水远,路出万山分。

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听段处士弹琴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