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段处士弹琴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几年来弹奏着七弦琴,造化之妙通过十指展现得淋漓尽致。
泉水从石头下涌出,发出幽深之音,松树在霜冻的枝头蕴含着细微的韵律。
当月圆之夜,仿佛能看到窗中的兔子初现圆满,而竹上的寒蝉声也在这一时刻尽数消散。
只有在这样的时刻,心境更加宁静,这声声琴音足以成为后人的榜样。

注释

几年:一段时间。
调弄:弹奏。
七条丝:七弦琴,古琴的别称。
元化:大自然的造化。
分功:分别展现出(技艺)。
十指知:通过十指的弹奏表现出来。
泉迸:泉水涌出。
幽音:深沉而美妙的声音。
离石底:从石头底部离开,此处指泉水涌出。
松含:松树中蕴含。
细韵:细腻的韵律。
霜枝:覆盖着霜的树枝。
窗中顾兔:典故,指月亮,月亮中有玉兔的传说。
初圆夜:月初圆的夜晚,通常指满月之夜。
竹上寒蝉:在竹子上的寒蝉。
尽散时:全部消失的时候,指蝉鸣停止。
唯有此时:只有在这样的时刻。
心更静:心境更加平和宁静。
声声:每一次声音。
可作后人师:可以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聆听着朋友弹奏古琴的情景。"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表达了对音乐技艺的精湛和对演奏者的赞赏,每根琴弦都被巧妙地控制着,显示出演奏者十指之间的完美配合。

接下来的两句"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描写了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鸣。古琴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流淌而出,每一个音符都似乎从岩石间跳跃而出,同时又融入到霜冻的松枝中,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则是对时间和环境的一种描绘。月亮在窗前映照着兔形的灯笼,夜色渐浓,而冷冽的空气中似乎没有了昆虫的鸣叫,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一种静谧与孤寂。

最后两句"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表达了诗人在听琴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得以深层次地安宁,每一个声音都仿佛可以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这样的境界,不仅是对音乐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超越。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听新蝉寄张昼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髣髴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祗是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宋从事

出众仙才是谪仙,裁霞曳绣一篇篇。

虽将洁白酬知己,自有风流助少年。

欹枕卧吟荷叶雨,持杯坐醉菊花天。

冥搜太苦神应乏,心在虚无更那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州客舍

误饮覃怀酒,谁知滞去程。

朝昏太行色,坐卧沁河声。

白道穿秦甸,严鼙似戍城。

邻鸡莫相促,游子自晨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李户曹小妓天得善击越器以成曲章

越器敲来曲调成,腕头匀滑自轻清。

随风摇曳有馀韵,测水浅深多泛声。

昼漏丁当相续滴,寒蝉计会一时鸣。

若教进上梨园去,众乐无由更擅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