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毕侍御宅

交情频更好,子有古人风。

晤语清霜里,平生苦节同。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薄寒灯影外,残漏雨声中。

明发南昌去,回看御史骢。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友情越来越深厚,你有古人的风范。
在清冷的霜天中交谈,一生坚守节操相同。
心中只有你我二人相合,家中仅有一瓢之物。
落叶寄托给秋菊,愁云笼罩夜晚的鸿雁。
微寒中,灯光之外映照着身影,漏壶滴水声中夹杂着雨声。
明天一早就要离开南昌,回头再看那御史的青骢马。

注释

交情:友情。
频:频繁。
古人风:古人的品格。
晤语:交谈。
清霜:寒冷的霜天。
苦节:坚守节操。
心惟:心中只有。
二仲:指双方。
合:相合。
室乃:家中。
一瓢空:仅有一瓢之物,形容简朴。
落叶:秋天的落叶。
秋菊:秋日菊花。
愁云:忧郁的云彩。
夜鸿:夜间的大雁。
薄寒:微寒。
灯影:灯光。
残漏:漏壶滴水声。
雨声:雨声。
明发:天亮就出发。
南昌:地名。
御史骢:御史官乘坐的青骢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古人品格的向往。"交情频更好,子有古人风"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那种君子的交游之道的赞美,以及自己与朋友之间频繁而纯粹的情感交流。

"晤语清霜里,平生苦节同"则写出了他们在寒冷的早晨或清晨时分的对话,是那么地清脆和干净,而“苦节同”意味着他们一同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操守,不随波逐流。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中,“二仲”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两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如孔子弟子的仲弓和仲由,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心灵相通,就像他们一样;而“室乃一瓢空”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居所简朴,甚至可以用一个瓢来盛装所有的家当。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通过落叶和秋菊寄托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愁云低夜鸿”则展现了诗人在深夜时分,对远方亲友的忧虑与想象。

"薄寒灯影外,残漏雨声中"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诗人坐在微寒的室内,看着灯光下的影子,同时听着窗外细雨滴落的声音,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

"明发南昌去,回看御史骢"则是诗人的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在清晨启程前往南昌时,对于友人所留下的位置——御史骢(可能是一处官职或地名)的回望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操与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

谁谓江山阻,心亲梦想偏。

容辉常在目,离别任经年。

郡国通流水,云霞共远天。

行春莺几啭,迟客月频圆。

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

愿徵黄霸入,相见玉阶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

戎狄寇周日,衣冠适洛年。

客亭新驿骑,归路旧人烟。

吾道将东矣,秋风更飒然。

云愁百战地,树隔两乡天。

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

今朝一尊酒,莫惜醉离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能清谢朓思,暂下承明庐。

远山新水下,寒皋微雨馀。

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

笑指丛林上,闲云自卷舒。

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

处贵有馀兴,伊周位不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晚归蓝田旧居

云卷东皋下,归来省故蹊。

泉移怜石在,林长觉原低。

旧里情难尽,前山赏未迷。

引藤看古木,尝酒咒春鸡。

兴与时髦背,年将野老齐。

才微甘引退,应得遂霞栖。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