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长清寺

迎宾一红亭,栋宇飞半岭。

松筠引幽步,以渐入佳境。

阴风起涧壑,凛冽噤蛙黾。

归云拥僧裓,飞溜入茶鼎。

支筇薰风阁,玉溪两峰并。

中阙认牢山,一点烟鬟整。

我来见所见,赍恨在俄顷。

丘樊绝泥滓,钟鼎值机阱。

老逐黑衣居,此心真炯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问寺庙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感受。

首先,诗人描述了迎接宾客的红亭,其建筑仿佛悬挂在半山腰,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沿着松树和竹子形成的幽静小径前行,一步步深入到美好的景致之中。随后,一阵阴冷的山风从山谷间吹起,使得青蛙和蟾蜍都噤声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远处,归来的白云环绕着僧人的袈裟,而清澈的水流则注入茶鼎,为这次访问增添了几分禅意。

诗人继续前行,经过薰风阁,脚下是玉溪,两侧是并立的山峰。他辨识出了牢山的中阙,那里的烟雾如同女子的发髻,整齐而美丽。诗人感叹自己前来观赏这些美景,却只能短暂地体验,心中充满了遗憾。他向往远离尘世的田园生活,避免陷入官场的陷阱,最终选择与黑色的官服相伴,保持内心的明亮和纯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至南阳却寄吴兴诸僚

震州推不去,游食岁月久。

尺一从天来,换作秦头守。

迎新无竹马,记旧已刍狗。

迂愚敢护前,警发赖鞭后。

独坐百花堂,还忆百花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与襄阳太守张亚仲泛汉江

春波涨酦醅,绿净疑染黛。

神女昔江皋,玩珠仍解佩。

沙光射目明,浪影摇风碎。

乐哉今日游,放溜舞滂湃。

华觞挹空阔,叠鼓助击汰。

仰视白铜堤,岑楼飞綵绘。

游女凭危栏,纷若五家队。

真想谢窘拘,意有千里快。

远岸指烟蓝,飞流罗水硙。

尚想竞渡时,千船唱何在。

形式: 古风

襄阳大悲院作

善财叩补陀,大千一弹指。

我行无神足,重趼二百里。

中年逢百罹,所欠但一死。

稽首闻薰王,觊以俗障洗。

鱼山彊赞述,文污梵书庋。

自怜迷本闻,云何见大士。

觉与所觉空,根脱不用耳。

圆融声度垣,变现月映水。

臂目恒河沙,如幻本一理。

以是见观音,文殊亦如是。

形式: 古风

乾明院作

我欲乞襄阳,驱车岘山址。

文吊杜征南,酒酹羊叔子。

披榛访二碑,事辞俱俊伟。

高贤千载后,遗魄犹登此。

一官推不去,事故违愿始。

不如造乾明,山名亦相似。

交流千斛乳,未减汉江水。

遐眺真不恶,悲伤未烛理。

湮没与垂名,趋死皆一轨。

我与同游人,痛饮共择旨。

生前一杯重,恨山无石髓。

预忧名不传,却笑邹从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