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系列中的第九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出禅者的内在修为与外在风采。
"识浪沥乾,肚皮束宽",这两句描绘了禅师内心的澄明与身体的简朴,如同经历过风雨洗礼,内心如水洗尽尘埃,肚子虽宽但不显奢华,体现了禅者的淡泊生活态度。
"口翻澜而海阔,发垂雪而山寒",进一步刻画禅师的言谈举止,他的言语深邃如大海,富有哲理,而白发如雪,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积累,仿佛山间的寒意,令人感受到他的沉静与深邃。
"妙传家法髑髅眼,巧幻神通赤肉团",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象征,"髑髅眼"代表对生死无畏的洞察,"赤肉团"则指肉体凡胎,暗示禅师既能深入佛法之精要,又能以平常心对待世间万象,展现了禅者的智慧与超脱。
最后两句"相随来也,搥凿无瘢",表达了对禅师形象的赞美,无论经历何种磨砺,他的形象都如雕塑般完美,没有丝毫瑕疵,体现了禅者内外兼修的高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赞美了他的智慧、修行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