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幼于给谏

杨子流三吴,烟尘罹家患。

泛海入闽来,涕泣授给谏。

衔诏赴荆南,憔悴衣履绽。

何意章、贡烽,竟阻衡阳雁!

攘袂誓登陴,甲冑亲自擐。

壮士勇为鼓,戎器徐亦办。

屡战摧敌锋,咬指西山瞷。

守将弃城奔,保障属游宦。

乃知将军印,古来书生绾!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赠杨幼于给谏》由清代诗人钱澄之作。诗中描绘了杨子在乱世中的英勇事迹与忠诚精神。

首句“杨子流三吴,烟尘罹家患”开篇即点明杨子所处的动荡时代背景,家国之患如烟尘般弥漫,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泛海入闽来,涕泣授给谏”描述杨子为了国家利益,不畏艰险,渡海至福建,面对困难与挑战,他含泪接受了给谏的重任,展现了其深沉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衔诏赴荆南,憔悴衣履绽”进一步展现杨子的忠诚与坚韧。他带着皇帝的诏令前往荆南,尽管路途艰辛,衣履已破,但他的意志并未动摇。接下来“何意章、贡烽,竟阻衡阳雁!”一句表达了对局势变化的无奈与感慨,原本期待的和平之路,却因战事频仍而变得遥不可及。

“攘袂誓登陴,甲冑亲自擐”表现了杨子的英勇与决心。他卷起衣袖,誓言坚守阵地,亲自穿上盔甲,准备迎战。接下来“壮士勇为鼓,戎器徐亦办”描绘了士兵们在杨子的带领下,勇敢冲锋,准备充分,展现了军队的团结与战斗力。

“屡战摧敌锋,咬指西山瞷”展示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杨子及其部下多次击退敌人,即使咬指以示决心,也未曾放弃对胜利的渴望。然而,“守将弃城奔,保障属游宦”揭示了战场上的另一面,守将的逃跑导致城池失守,保障工作交给了外来的官员,凸显了领导层的缺失与混乱。

最后,“乃知将军印,古来书生绾!”总结了杨子的非凡成就,表明即使是文人也能在乱世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执掌军权,守护国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杨子在乱世中的英勇、忠诚与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深情厚爱。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从军口号(其一)

已闻骠骑援兵至,髵䰄遥见探马还。

夜半火行营尽动,一时移帐过西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从军口号(其二)

日落沙飞战鼓嚣,过河犹听马蹄骄。

前山探卒宵来报,三两胡雏学射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从军口号(其三)

伏弩缘堤间炮台,天骄十骑渡河来。

同时水陷埋沙渍,不肯乘危放尔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从军口号(其四)

西山入夜起歌声,掠得佳人酒压惊。

醉卧帐前浑似死,曾无一将说偷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