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送简池宋倅□□之官.即席赋

修姱人物,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

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

卷雾名谭,翳云长袖,未称三池客。

且然袖手,人间烦暑方剧。

分手未见前期,风前耿耿,目断斜阳角。

亦欲乘风归去也,问讯故山猿鹤。

紞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

愿加餐饭,书来频寄新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塑造美好的人物,如此出众,是谁留下了天边的屏星?
月光在峨眉山间摇曳,仿佛在传达某种秘密信息。
云雾缭绕的名潭,长袖飘逸,却不适合隐居之人。
暂且袖手旁观,人间的酷暑正盛。
分别后未能如期相见,只有风前的明志,遥望夕阳的尽头。
我也想乘风归去,问候那里的山猿和仙鹤。
报晓的鼓声催促鸡鸣,弹奏的琴弦送别大雁,转身之间已各奔东西。
希望你多吃点,频繁地寄来新的诗作。

注释

修姱:形容美好。
屏星:天边的星星,比喻杰出的人物。
峨眉山月:著名的山月,象征隐秘的信息。
三池客:指隐居的人。
耿耿:明亮的样子,形容坚定的意志。
故山猿鹤:故乡的山林中的动物,象征隐逸生活。
紞鼓:古代报晓的鼓声。
频寄:频繁地寄送。

鉴赏

这首宋词以修姱的人物为开篇,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仿佛是将天上的屏星留给了眼前之人。峨眉山的月影被轻轻拨动,似乎在传达某种秘密的信息。词人运用“卷雾名谭”和“翳云长袖”的意象,暗示了宋倅的才情与风度,然而这些并未完全展现出他作为“三池客”的全部风采。他暂且袖手旁观,感叹人间暑热难耐。

离别之际,词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期待他在风中传递思念之情,询问故乡的猿鹤是否安好。鸡鸣声和雁阵的乐章,伴随着他们的分别,转眼间已成天涯两端。最后,词人希望朋友能保重身体,多多写信分享新的作品,以此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鼓励。整首词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送别的深情与对文人墨客的敬意。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刘左史光祖生日

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

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

岂不怀归,于焉信宿,此意无人识。

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

风露正满人间,齁齁睡息,浑不知南北。

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

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

愿公寿考,养成元祐人物。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中年怕踏长亭路。便自有、离愁苦。

一自送君趋幕府。

惺憁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

三年山月移朝暮。独倚松风等闲度。

到得除书萦绊住。

却愁不似,当时皓月,长伴君来去。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同日李提型亦有词因次韵

脚踏西郊红世界,才知春意分明。

不须更说锦官城。春来游冶骑,得得为渠停。

停到花眠人且去,酒杯苦欲留行。

直须醉饮到参横。不因歌白雪,三日作狂酲。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再和四年前遂宁所赋韵

一点阳和浑在里,时来尔许芳妍。

春风吹上醉痕边。隽欢欺浅酌,清晤失佳眠。

聊把繁华开笑口,须臾雨送风般。

因花识得自家天。炯然长不夜,活处欲生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